社区1号 发表于 2021-12-16 10:37:38

田野的风(散文)——杨星让



与林智宏相识,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时间是很早了。那时我在《运城报》当记者、编辑,主要从事副刊的编辑工作。万荣是我常去的地方,自己的家乡,人亲水亲土也亲。每次到县里,总有一些文学青年慕名来访,这其中就有林智宏。

也许是常年在田间劳作,风吹日晒,因此林智宏的皮肤黝黑。他身材也不高,黑红色的脸庞上一双黑黑的眼睛,透着灵气;厚厚的嘴唇,给人憨厚朴实的感觉。

智宏和我交往不是太多。他一般在村里,我下乡到县上,也不是每次都能见到。后来听说他到一乡镇工作。《万荣人报》成立后,他便调入万荣人报当了记者、编辑,我们成了同行。

按理说,我们成了同行,打交道应该多了。其实不然,我们大概有十几年甚至更多,没有见过面。这原因在我身上,我先是离岗,后来便退休了。

去年夏天,林智宏突然来电话,说要来家里做客。我自然喜出望外,提前做好了接待准备。中午时,林智宏一行三人来到家中。我们坐着闲聊了一会,智宏说明了来意。他在文化版开了个“万荣文化名人”的栏目,想采访一下我。我一听赶忙推辞,一个初中毕业生,成了万荣文化名人,这不是让人笑掉大牙嘛。

智宏是实诚人,听完我的解释,也没再勉强,他送了两本他写的书给我,我们互加了微信,他便告辞了。

智宏赠我的两本书,一本是《少年纪事》,我特别喜欢。那几十篇散文,散发着浓浓的泥土香,像是从田野吹过来的和风,让人陶醉其中。

读智宏的书,我才了解到,我和林智宏,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智宏因家境贫寒,14岁便辍学回家,过早地扛起了家庭重担。为了讨生活,他甚至下过盐池。在盐池劳作过的民工,那说起来谁不是腿肚子打颤?

爱好文学,执着写作,林智宏一步步从农村走了出来,尽管走得很是艰难。看智宏的作品,常常不由得会心一笑。这不只是因为他写的那些人和事,引起我的共鸣,还因为他的行文,他的风格,与我很是相似。书中好些篇章,他写了,我也写过。有几篇甚至连题目都一样,比如《老屋》《锢漏锅》等,好像我们在做同题作文。

我们都是自学,也算是师出同门,相似是当然的。只是林智宏比我勤奋得多,文采更在我之上。



有天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家,手机铃响,一接通,对方说我是智宏。我问是林智宏吗?他说是的。智宏说,他给我发过来他的《普化寺的传说》,让我看一下,他想出个小册子,让我帮忙写个序。我说看了再说,因为对这方面不了解。

回到家打开电脑,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智宏发过来的文稿。原以为是写寺庙的,难免有一些文化术语,让人晦涩难懂。读完之后才发觉,这是一篇篇好看的散文,秉承了他一贯的风格,朴实无华,挟裹着一股田野清香的徐徐微风。

林智宏放下的是锄杆,拿起的是笔杆。但他只是换了一种工具而已,仍然像是老农在田间耕作,播种收获。

一声“老姑”“明老姑”,便把我们带进了世俗的世界。宗教的神秘面纱撩开了,她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一位普普通通的长辈。我们在树上偷吃她的枣,而她却担心着我们的安危。我们恶作剧捉弄她,她只是无奈地摇头笑笑。

她,是林智宏所在村庄的一位邻居,也是普化寺的第一任住持——释亮空师傅。她喜做善事,曾经收养了多名弃婴,并为他们找到好的归宿,还接济了不少穷人,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饭食。

一年又一年,如今,“明老姑”已去世多年,普化寺也换了几任住持。

普化寺就在林智宏的村庄里,他看着普化寺一天天发展变化。他小时候常常去寺院玩耍,叫住持老姑。因此,普化寺对于他来说,既不神秘也不遥远。林智宏用我们世俗的眼光去看待、去感知,再用朴实的笔触写出来展示给大家,让我们也多少了解了释家的事情,令人耳目一新。

看了《普化寺的传说》后,我发现出家人士和我们一样,遵从自己的内心,坚持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就不会有悔恨或者遗憾。

什么是传说?为此我专门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关于传说的定义,第二条是这么说的:有关某人、某事或某地过去事迹的一整套传闻。林智宏的这本书,就完全符合这一定义。



这是2121年的一天,一个姓林的少年下地回来。他有点疲惫,歪依在床上,无聊地拿起一本书。这是一本古书,纸张已经泛黄,薄薄的一册,是他爷爷喜欢看的一本书。

少年翻开书,先从序言看起,索然无味。他便将序言翻过去,直接读正文。“明老姑”登场了,她从一百年前款款而来,带来了田野清凉的风。少年读的津津有味,他知道,这书是他的一个叫做林智宏的先祖写的,书名叫《普化寺的传说》。普化寺就在村头,现在是文物保护单位。它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巍巍挺立在那里。那诵经声伴随着风铃声,悠悠地传进少年的耳朵里。这一百多年,普化寺又发生了多少变化,增添了多少传说。少年想,我也要向先祖学习,长大后把它写出来,书名就叫《普化寺的新传说》,但我不会去找一个杨姓老头子写序,要写也是我自己来写。

少年这样想着想着,慢慢地合上了眼睛。田野和煦的风吹拂进来,抚慰着他的身体,他慢慢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少年梦见了什么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田野的风(散文)——杨星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