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海云天 发表于 2021-12-17 10:32:50

姚暹渠,盐池防洪工程

在古代,山西省水利最先起源于汾河中下游地区与涑水河流域,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移,渐次向中部腹地转移,尔后向北部滹沱河、桑干河盆地推进,建设兴盛于两汉、隋唐、明清,衰落于三国两晋和五代十国,先秦与宋金元时期平稳发展,时兴时衰,不断进步。

盐池防洪工程体系

河东盐池(今运城盐池)地处涑水河盆地中心,自古就是我国主要产盐基地,传说远在尧舜时代已开始采集天然结晶盐。

北魏正始二年,都水校尉元清主持开凿了永丰渠,东起夏县王峪口,汇接白沙河后入安邑城北,接苦池水,西入伍姓湖,最后与涑水河汇合注入黄河,全长约65千米。永丰渠对排泄中条山北之洪水,即避免盐池“客水漫入,味淡而苦”发挥着重要作用。北周、北齐时,永丰渠因泥沙淤积,无人问津而渐次湮废。

隋大业年间,都水监姚暹在永丰渠旧基上重新浚修,加高土堰,以泄山洪、阻客水,保护盐池。这便是至今仍为盐池防洪体系主干的“姚暹渠”。

据《解县志》载,姚暹渠“一泄客水入黄河,不致侵湮盐池;二沿路民堰(北堰)皆有水眼,可以灌田;三倘水大,尚能浮舟”,把导洪、护池、灌溉与航运多项功能融为一体。

姚暹渠自修建运行后,防洪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历代统治者与盐商对其管理、浚修非常重视。据《解州全志》记述:唐贞观年间,并州刺史薛万彻重加疏浚;宋仁宗天圣四年,遣人考察,诏令浚修;明隆庆间,御史郜永春曾对姚暹渠进行改道浚修。清代,该渠的岁修已成制度,规定南堰商修,北堰民修。清乾隆十九年,渠壅滞,知州韩桐力捐治;二十六年,渠水涨发,各商户捐银四万两复加浚治。该渠不断清淤加固,大大减缓了周边山洪水对盐池的威胁。

为阻止洪水浸入盐池,历代朝廷在盐池周围修筑了大量堤堰工程。北宋元符、崇宁年间,观察使王仲先于盐池东、南、西3面修筑了白沙堰、七郎堰等11条堤堰。明成化十年,巡盐御史王臣沿池周围修筑禁墙2500余堵,计17422丈(合58千米),并在墙外挖堑,堑外又筑堰。

清道光三年,河东(今运城市境)修盐池马道护堤、李绰堰,疏浚姚暹渠、涑水河。至清代中期,盐池防洪堤堰已增至72堰。至今仍有踪迹可考、可保护堤堰22条,现仍属盐池防洪工程系统(《山西水利·史志专辑》1986年第4期)。

遗迹保存状况较好

姚暹渠是运城盆地内主要泄水河道,地处本省西南端,由东北向西南沿中条山西麓穿越运城盆地腹地,汇水面积2127平方千米,涉及夏县、盐湖、永济3县(市、区)。历史上,姚暹渠南堤为官堤(李绰堰),高而厚,以保护盐池为目的;北堤为私堤,借以灌溉农田。姚暹渠主要支流有夏县境内青龙河、白沙河和永济境内的湾湾河。

工程遗迹保存状况较好。姚暹渠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自王峪口至苦池水库,渠长26.7千米,主要为土石山区;中段自苦池水库至盐湖区庄头村,渠长19.4千米,为平原区(市区段);下段自曲庄头至永济市伍姓湖,渠长39.9千米,其中曲庄头至土桥段31.4千米,大部河渠为高出两岸的悬河。姚暹渠一般高出地面5米~8米,最大高出25米。上中下三段渠总长86千米,上下渠段落差110米,平均比降1.3%。

姚暹渠上游于1958年后相继建有苦池、中留两座中型水库以及10座小型水库。姚暹渠过洪能力达到15立方米/秒,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用于保护运城市盐湖区、盐池及沿河居民安全。工程由运城市涑水河河务局管理。

晋水利/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姚暹渠,盐池防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