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1-12-23 12:07:51

摄影创作——运城文化志

民国26年(1937),运城有钟楼创霞照像馆、北街乔明光照像馆和解县、安邑照像馆4家,像机均为三腿支撑。

民国36年(1947)解放运城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地摄影记者曾来本市,使用小型 自拍像机,拍摄新闻照片。

五十年代初,运城始用日本摺合式像机。摄影师有吴正中、霍子江等。

1954年,运城、安邑、解县文化馆和电影院都配有捷克式照像机,供图片展览、幻 灯制版用。县委宣传部有专职拍摄人员,农村私人也购有像机,在家里营业,有时出村拍


1956年公私合营后,运城、安邑、解县照像馆增至18家。

1958年后,摄影者渐多,仅县直文化系统就有像机7部。

六十年代,业余摄影技术较好的除吴正中、霍子江外,后起之秀有郭凤鸣、王政民、景郁文、段振民、葛金钱、陈久丰、王芳、蒲武英等。

1961年-1964年,郭凤鸣的《中条山日出》、《农业战线上的接班人》,《摘棉花》分 别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上发表。

1979年,城乡照像机剧增,优秀摄影师越来越多。主要有王成保、王治国、高胜 才、王伦秀等。

1981年,郭凤鸣的《秋波》、《金瓜熟了》、《银湖晨辉》、《黄河之花》、《报春》等作 品分别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香港中国旅游画报》、《人民日报》、《中国摄影》、 《山西摄影》等刊物上发表。

1985年,彩色扩印传入运城,彩印公司、营业门市部纷纷崛起。1985年,樊晋英的 《赏春联》、《昔日荒沟》,分别获地区首届新闻摄影展览金牌奖和全国第四届尼康赛鼓励 奖。

1986年,他的《新娘》、《盼》分别获地区第九届影展银牌奖。

1988年,他的《雾探 小华山》、《会议啊会议》、《景克宁教授》分别获地区影展金、银奖。

1990年,他的《哭 声是赞歌、声声唱给党》在《人民日报》刊登,并获优秀奖。到1990年底,全市专业照 像馆达97个,其中有8个照像馆设有化装照像。一次性成像技术也引进本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摄影创作——运城文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