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创作——运城文化志
民国37年(1948),运城、安邑、解县相继解放,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胜利,当时有 集体表演的红绸舞、伞舞。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中、小学生多跳交谊舞:遨请舞、秧歌舞等。
六十年代,舞蹈多以学马列、毛选为内容,形式多以演员饰四个老头、四个老婆或四 个大嫂。“文化大革命”期间,交谊舞、邀请舞被视为资产阶级产物,民间舞蹈被打人“冷宫”。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当逢年过节,都要举办声势浩大的各种民间舞蹈活动。舞蹈形式多样,内容新颖。有群舞、双人舞、独舞等。
1980年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一些外国民间舞、芭蕾舞及倍受青年人喜欢 的现代舞传人本市。据1988年统计,全市共有大小舞厅20多个。
1990年前后,国标舞、健身健美操、一、二、三套迪斯科、河东秧歌舞等,成为运 城人民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形式,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高尚的情操,丰富了人们业余 文化生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