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价从每斤3元冲到20元 太原香菜价格坐上“过山
近来一段时间,香菜价格一飞冲天,成为太原市民和菜贩热议的焦点。8月16日,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市场的香菜批发价格为每斤4.75元,环比上涨21.1%;在一般菜铺,香菜的零售价格在每斤7到10元之间。而就在此前一周,太原市场上,香菜的零售价曾一度冲高至每斤20元,比同期猪肉价格还贵了不少。不只是价格高,甚至有市民反映,不少菜摊上难觅香菜踪影。“香菜不是主要菜品,一斤大概3到5元,大多是在找零时搭送顾客的,就像过去大户人家嫁女儿时,陪嫁的丫鬟。现在却飙出了"公主价"!”16日,太原桥东街的菜铺老板张洪斌苦笑着说,在过去的一周里,香菜价格每斤最高20元,最低7元。价格贵了,销量就小了;加上天气热,早晨进了货,到下午卖不完就蔫了。有好几天,张洪斌索性就不进香菜了。 尽管香菜价格涨上云端,但菜农们却高兴不起来。 16日上午9点,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村民赵彦鑫用自家的五菱之光面包车,装着1000斤香菜,开进太原市河西农副产品市场。赵彦鑫家的地里种了6亩香菜,除了自产自销外,赵彦鑫这两天以每公斤5元的价格,从田间地头收购村民们的香菜,拉到批发市场上,以6元/公斤的价格卖出。尽管加价空间十分有限,但生意依然不景气。直到下午4点,赵彦鑫家面包车上的香菜,还剩过半。 据有经验的菜农测算,一斤香菜,从撒种到收割,需要经过40天的生长期。将种子、肥料和人工计算在内,香菜从地里收割时的成本价,应该在0.8元/斤左右。按照当天采摘当天售罄来计算,每100斤香菜的损耗在5斤左右。遇上极端天气,损耗会增加2%—3%,成本会相应涨至1.1元。“今年雨水多,眼看着能收割的菜地,一场暴雨就淹了。”作为村里的蔬菜种植户,赵彦鑫认为今年的香菜行情“尤为特殊”,“以往每公斤批发价4块钱就到头了。今年光暴雨期间就涨了1倍多。”以赵彦鑫所在的流涧村为例,全村600户小微蔬菜种植户,在最近的几次大雨后,近万亩蔬菜大田面临大面积减产,濒临绝收。显然,自然灾害带来的减产和绝收,导致供给量剧减,是此次香菜价格高涨的主要推手。“香菜不是主菜,贵了我可以少吃或不吃;我们更关心常吃的主菜,价格别再涨了。”在很多菜铺门前,一些消费者们议论纷纷。太原市发改委最近一期监测结果显示:在所监测的18种日常食用蔬菜中,零售价格12升6降,其中,价格涨幅较大的有油菜、韭菜、生菜等叶类菜。 太原市地处内陆,蔬菜供给季节性十分明显:每年10月至次年6月,蔬菜供给主要靠外埠调运。其中,山东、河北等地都有蔬菜运入。6月至9月,本地蔬菜大量上市,供应充足。以香菜为例,尽管正处于本地菜上市旺季,本地和外供的比例约为8:2,但受天气影响,本地供给严重不足,跨省运输成本较高,不易冷鲜保存,外地菜源的调剂作用,起效甚微。 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将迎来新一轮降雨天气,局部地区有大到暴雨。河西农副产品市场一位批发商说:“照这天气,叶类蔬菜的价格还要涨,肯定不只是香菜!” 记者手记 小香菜背后的大命题 一种在蔬菜界担当“调味品”身份的小小香菜,卖出了肉价钱,背后折射出的是沿袭千年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风险对冲机制的缺位,是生鲜蔬菜脆弱的供应链条。 通过对供应链的摸排我们得知,造成此轮香菜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今年入汛期,全国多地暴雨频发,造成农作物减产,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叶类蔬菜由于其自身的生长、储存特点,受灾情况尤为明显。以村民赵彦鑫为例,由于洪涝造成了减产,地里收不上菜,迫使他的经营模式由原来的自产自销,转变成如今的挨家挨户收菜代销。 在采访中我们遇到了同样愁眉不展的菜贩子郭宝成。与赵彦鑫不同的是,他家的香菜是从山东省滨州市运过来的。一车3000斤香菜,需要先进冷库打冷,再用瓶装水加冰,“走了20多个小时,到了太原后成本就是7元/公斤了。” 太原市蔬菜种植面积有33万亩。其中,上了规模的大中型种植基地寥寥,更多的是家庭种植户,“多、小、散、乱”的生产现状,带来的是经济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据媒体报道,在宁夏、上海等地,给蔬菜按季节上农作物保险,是当地政府近几年推行的措施之一,主要是为了对冲因自然灾害给蔬菜生产造成的风险,对菜农减灾报收、稳定菜源供给、平抑市场价格作用显著。令人遗憾的是,在太原市,目前还没有推行这个险种。 其实,在季节性极强的蔬菜农业生产供应领域,摆脱靠天吃饭的落后生产模式势在必行,建立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更是不可或缺。政府职能部门在目前的“价格干预”手段之外,尚有很大的作为空间。比如深入各地进行调查研究,掌握蔬菜市场行情,及时向各地发布准确的蔬菜市场信息,引导菜农种植适销对路的蔬菜,鼓励菜农多种植反季节的大棚蔬菜和精品菜,提高市场竞争力等等。 菜贱,伤农;菜贵,不仅是农民难露笑容,而是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者,几乎没有赢家。要想最大限度地避免菜价暴涨暴跌,治本之策在于构建稳定的供应链条,实现供需平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