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义为本,义财通天”的商贾之道
运城市区关王庙,俗称信义庙,也叫财富庙。它始建于元代,明嘉靖三十四年因地震倒塌,明万历二十五年都察院巡盐御史吴楷偕盐商大贾重建。河东的盐商大贾们,为何要捐资修建关王庙?乃至山西的晋商大咖们,不论走到哪里,为何也要创建会馆?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顶礼膜拜关公的同时,坚守着“信义为本、义利相济,以义制利、义中取利,见利思义、以利宏义,义利共赢、义财通天”的精神信念和商贾之道,进而得到了实惠,挣到了钱。盖庙建馆,以偿心愿。
虞坂古道上的河东盐商
运城市区南部中条山,现遗存有春秋战国时期人工开凿修建的一条青石槽大山通道。因该通道位于古虞国地境,俗称虞坂古道,又称虞坂古盐道。
据记载,这条有迹可循的最早官道,为古人们把河东食盐运至中原、西北乃至全国各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原地区作为中国中心区域,其食盐当时皆由河东盐商供应。关公故里的盐商们深深懂得,祈求武财神关公护佑,首先要讲“义”。因为关公是义的化身,义的楷模,义的典范,只有坚守信义为本、以义制利,也才能义财通天,赢得发展,甚而他们在经营中,考虑到食盐中的水分损耗,每斤食盐多付三两。这种超量多付的“信义价”,取信于民,赢得了世人赞誉。
明初时期,官府出于信任,委托盐商们给大同、居庸关等边关抵御外敌入侵的将士们运送军需粮食,并以颁发“盐引”作为补偿,让盐商们获得合法运销“官盐”资格。这种“开中制”的盐运营销机制,为盐商的发展壮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盐引,应是宋代以后官府发给盐商们运销食盐的许可凭证,它为明末清初时期晋商兴起的“票号”,提供了索引,奠定了基础。无论是盐引,还是票号,它们都是信义的符号,诚信的积淀,财富的象征。
如果说,我国最早的重要商品是盐,那么,我国最早的商人就是盐商。盐池,天下晋商的发源之地。盐商,晋商驰骋商界的先驱。
丝绸之路上的关帝庙宇
我国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以国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途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全长7000多公里、中国境内4000多公里且以丝绸贸易为主的丝绸之路。
东汉时期迁都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随之延伸。洛阳老城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关公文化的集散地之一,建有关帝庙、妥灵宫、五圣堂、关公会馆等建筑,多达7处。
从洛阳老城向西出发,就是丝绸之路上洛阳至长安的崤函古道。在这条古道上,建有宜阳武庙、洛宁关帝庙、河底关帝庙、陕县张村塬关帝庙、新安关帝庙、陕州关帝庙、灵宝朱阳镇关帝庙、周至关帝庙和户县关帝庙等建筑,有10余处之多。
河西走廊是甘肃境内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也是丝绸之路上的战略重地。在这条东西长千余公里的古道上,保存有始建于唐代年间的莲花山关帝庙、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黄羊镇关帝庙、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张掖市小南街关帝庙和始建于明代年间的嘉峪关关帝庙。
再向西行就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布着众多的丝路重镇,也建有众多的关帝庙,仅巴里坤县就有十几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天山关帝庙和纳达齐关帝庙。
在这条国际丝绸贸易的大通道上,密布全程、比比皆是的关帝庙,犹如一座座古代商人征途中养精蓄锐的加油站、克难攻坚的桥头堡。在这里,古代商人们祭拜关帝,慰藉心灵,祈求护佑,自悟自省,商友交流,从长议商。信义为本、义财通天的经营理念,在这里发酵酝酿,传播光大。
万里茶道上的山西会馆
16世纪初期,晋商率先以福建武夷山为起点,将南方砖茶等物产,途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北达蒙、俄等国,送至莫斯科、圣彼得堡。
在这条长约13000公里、中国境内4760公里的国际商贸万里茶道上,除了现遗存的河南洛阳关林庙、山西太原大关帝庙、山西大同关帝庙、河北张家口大境门关帝庙之外,江西上饶石塘镇、江西九江吴城镇、河南社旗赊店镇、河南南阳郭滩镇、河南南阳源潭镇、内蒙古多伦县城等地,还建有山西会馆、山陕会馆等。
重情义、讲信义,是万里茶道上晋商们的精神支柱和商业准则。山西晋中祁县是万里茶道上的经停之地,该县渠家大院珍藏的《行商遗要》记载:“为商贾把天理常存心上,不瞒老不欺幼义取四方”。河南社旗赊店山陕会馆也是万里茶道上的重要驿站,该馆碑刻记载,他们为了统一度量器具,杜绝缺斤少两,馆里制定有《同行商贾公议戥秤规矩》;为了统一规范经营,取缔不正当竞争,馆里还制定有《公议杂货行规十八项》。信义为本,以义制利,有义才有德,有德才有利,成了万里茶道上晋商们的商业伦理。秤平、斗满、尺足、客满意、我高兴,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的晋商们,已名列近代十大商帮之首。明清辉煌时期,晋商在全国各地建起的山西会馆、山陕会馆、山陕甘会馆多达400余座。在这里,他们不仅能够看到关公圣像、听到梆子腔戏剧、品到家乡陈醋、喝到家乡老酒,还能聚商友、叙商情、议商事、立商规,互帮互助,共谋发展。
关新刚/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