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1-9 09:52:08

中学教育(初中、高中)——运城教育志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河东书院依清政府颁发的学堂章程改为河东中学堂。此为运城官立中学堂之始。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中学堂开始使用新课本,但仍根据清政 府提出的“中学为本,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进行教学。

民国2年(1913) 3月,河东中学堂改为省立第二中学。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 后,中学实行军训,高中有军事教官,初中有童军教官。

民国10年(1921),省立第二中学改为省立运城中学。

民国22年(1933)增设高中部,并实行初中、髙中“三三”分段制(初中三年、髙中三年)。每年招收高、初中各一个班,全校共6个班,约300名学生。历任校长有杨道南、李敏、李仙州、宁世铭、张国瑞等。

民国26年(1937) 7月。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高中招至第5班,初中招至53 班。抗日战争期间,校址被日军焚毁。

民国14年(1925),嘉康杰在运城西街柴市巷玄母庙内创办河东中学。同年11月, 他又将在夏县堆云洞创办的平民中学并入河东中学。

民国15年(1926),嘉康杰因从事革 命活动被捕,学校被査封。

民国16年(1927) 3月,嘉康杰获释后,又于7月间将原河东中学改建为中山中学,招生上课,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地下党组织。


民国21年 (1932)学校再次被査封。

民国16年(1927),运师教员陈贵和在姚家巷路北(今运城红旗路初中)创建私立菁华中学。学校聘请一批思想开放、管理民主的教师任教。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停办。

民国16年(1927),运城中学教员张自安发起筹办私立明日中学,民国〗8年 (1929)暑假后正式开学,每年招收新生一个班。学校校规严格,教学认真,报考学生逐 年增加。到民国21年(1932),每年招新生3个班。

民国26年(1937)停办时,编至22班。

民国23年(1934),省立第二女子师范改为省立女子中学,只招初中班,附有小学, 校址即今红旗路运城农校。历任校长为阎玉清、李荣、惠有孚、尚光霖、史修容、张自安 等。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

民国27年(1938),日军占领运城后,中学多被日军作为兵营和仓库使用。

直到民国 34年(1945),才由梁子英在运城府君巷建立一所私立明德中学,暑假招初中两个班。不 久,日军投降,中学由阎锡山国民政府接收。后因经费无着,被迫停办。

民国34年(1945)秋,由运城中学校长宁世铭于民国28年(1939)秋在乡宁县创建的省立第二联合中学迁到运城北郊棉科所,校长由许秀岩接任。学校设初、高中两部,是 当时运城一所规模较大、质量较好的完全中学。同年秋,山西省第七专署驻解州后,即令在城内筹建解州初级中学,当年招生1个班。

民国35年(1946) 2月又招生两个班,8月再招生两个班,共计学生200余人。同年9月,运城师范美术教师南仁甫在运城东大街创办私立涑水初级中学,后半年招生一个班。

民国35年(1946)暑假又招一个班。民国36 年<1947),以上三所学校因战争而停办。

民同35年(1946),山西第十五专署在运城文庙创办运城初级中学。当年招生两个班,并介并私立明德中学一个班。

民国36年(1947年12月28日运城解放后,太岳公立晋南中学迁来运城,到民国37 年 (1948) 9 月,学校已拥有 13 个教学班,685 名学生, 成为晋南规模最大的中学。1949 年 8 月 15日,更名为公立运城中学,设高中、初中部, 教学逐渐走上正规化。

新中国成立初,运城只冇公立运城中学1所,属省、地管辖。

直到1952年,高小毕业生骤增,升学问题极为迫切,便在解县第一高小、安邑第一高小和第四高小的基础上。

分别建立解县初级中学、安邑第一初级中学和安邑第二初级中学。

同年,又把运城女子师范改为运城女子中学,(后改为运城第二中学),并重建运城中学,改名为运城第一中学。 以上各学校,均为三三分段制, 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秋季招生。

在课程设置上,初中幵设政治、语文、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卫生常识、世界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外语、体育、音乐、图画、算术。

高中开设语文,数学、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三角函数、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外语、体育等。

1956 年,曾一度改语文为汉语文学,并增设生产知识课。同年,又建立上郭初级中 学、龙居初级中学。

1958年,运城民主人士联合各界,由群众集资创建私立运城群力中学。同年安邑初中改为水利学校后,于安邑城内重建安邑中学。

1959年,又新建冯村初级中学。

另外, 从 1958 年起., 还办起不少民办中学, 原北相、安邑、泓芝驿、上郭、龙居初中均改为民办公助。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学“停课闹革命”,学生外出串联,学校停止招生。

1969年后,中学管理体制下放,各社、村都办起七年制学校。当时的口号是就近人 学,初中不出村,高中不出社。由于师资缺乏,便从小学中选拔教师,导致了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1970年2月,各中学实行二二制,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试行春季招生,时而考试,时而推荐,时而二者兼行。根据“课程设置要精减”和“课程要砍掉一半”的精神, 课程只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体育等。

1971 年 2 月,康杰中学、运城中学、解州中学又开始招收高中班。舜帝庙初中、上郭初中、冯村初中、安邑初中、龙居初中也都转为完全中学,并开始招生。

1972年后,各中学兼学别样,先后办起通讯报道班、文艺班、畜牧班等,除政治、语文外,还加设一门专业知识课。

1973年9月又新建运城西郊学校。

1976年,各公社及部分大村共办起了“戴帽”高中 (即九年制学校)46所,在校学生达7313人。一年后大都停办。

1977年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后,运城本市考人大、中专学生481名,其中大专246 名,中专235名。

1978年1月,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学分批改为三二制,即初中3年,高中2年,秋季招生,设14门课程,即政 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 和劳动。

1979年,在运城北郊建成运城三中。

1981年4月,又按照教育部《全日制六年 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 改初高中为三三制,高中增设选修课,高三増设人口教育讲座。

1983年9月,中学体制实行改革,冯村中学改为农业中学,运城三中改为运城第一职业中学。

到1990年底,全市共有初中50所,在校学生1.8万人;高中5所,在校学生3569人;教职工1889人,其中教师1564人,行政管理人员325人。全年有4554名初中生参加中考,平均及格率76%,达重点高中、中专分数线824人,其中600分以上256人。有1504名高中生参加高考,786人被录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学教育(初中、高中)——运城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