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小米粥 (散文)——李水仙
每年小米下来,山上、山下的乡民总会兴致勃勃地推销自己的小米:“我家的小米,不愁卖。喝过的城里人都有我的联系方式,断米了打电话,他们也干等着。喝过的人,下次还找我买。”这些耕种于山野村田, 被黄土地打磨的老农,夸赞着他们的谷子和庄稼。
小米收割季,常来常往的乡民坐在凳子上,摇头晃脑,炫耀着他家小米的正宗。一位中年男子开着三轮摩托车拉着5袋刚碾好的小米:“我这米,你摸摸,刚碾出来的,保证好喝。”
小米摸上去热乎乎,看着黄澄澄的,颗粒极大,好喜兴。出于信任,一下从其手上购得30斤新米,一部分给了至亲,一部分留给自己。
第一次下锅,满心期待。大火煮几分钟,改成小火煮,看米花开裂,汤汁浓稠,迫不及待地盛一碗,没有自然甘醇的米香,倒像喝了碗稠面汤。看来小米的成色,并不能替代它的口感。
有次在街边,发现了摆地摊卖小米的,颗粒大于平常的小米,粒粒圆润,以为遇见好米:“称两斤,要像你说的那么好,明天过来,要更多。”
老农一个劲儿地保证,我还真信了。在家里熬出米汤后,米汁黄亮,入口,味道欠佳,方知购了闹人的糙米。
当下网上购物极为方便,但想买到心仪的小米,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农人种植的不再是从前自留的品种,而是种子公司推销的五花八门的新品种。年年擦亮眼睛,觅求记忆中的那口米粥,往往难尽人意。
有位山上开小卖部的村民,新米碾下,害怕顾客不相信,用食品袋抓了两把:“你现在开始熬,不好,你别要。”
米粒不大,白白淡淡的,这能好喝到哪里?起先那么多漂亮的黄米,都让人大失所望,这样其貌不扬的小米,能好喝吗?上门推销,一口回绝,显然不近人情。就给他点面子,试试不好,自行离开,算是给足他面子。
很快开了锅,米倒进去,沸腾10分钟,米香芬芳,冲击着贪婪的鼻腔,尝了尝,迎来了久违的米香!
黄土地上的小米粥,陶醉着晋南人的味蕾,调理滋润着坐月子的女人。生孩子那阵,婆婆一天五六顿小米粥伺候着,出满月到娘家,娘家妈也是顿顿小米粥。
运城坡岭盆地上的人们,早餐对小米粥情有独钟。在这肥沃厚重的河东大地,五谷杂粮源远流长。作为生于斯、长于此的子民,迷恋的那口小米粥已经融进人们的生活,贴近我们的血脉,深入我们的骨髓。这段美食的记忆,将陪伴着这片黄土地上的人们奔向更远的未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