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蒲剧过大年(散文)——杨明有
冰墩墩,咱就画个石墩墩年新春,一位多年不见定居广州的稷山籍老同学,与天南地北的友人一起视频聊天,言及他和家人经常通过抖音、快手、微视等媒介或戏剧院线直播欣赏到山西运城老家许多蒲剧院团名家名段、蒲剧曲牌,惊喜不断、感慨万千。听到蒲州梆子,吼着蒲剧调子,哼着乱弹曲子,拉近了乡里乡亲的距离,更感受到浓郁的乡音乡情。现在,蒲剧艺术盛宴成了“家常便饭”。无论是辞旧迎新,还是平常日子,对蒲州梆子情有独钟的市民观众最大的感受是,现在看戏的机会多了,看戏的条件也好了,看蒲剧成了“家常便饭”。时常开展的送戏下乡活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戏;只要有重要的文化节庆活动,广场上、小区里经常会有戏曲演出。
乱弹靠吼,梆子靠敲,板胡靠调,曲牌靠哼。吹拉弹唱中,蒲剧别样的戏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排除烦恼、持家创业。蒲剧,是中国著名的戏剧剧种之一,过去称蒲州梆子,人称乱弹,时常牵着晋南人特别是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民众的魂。全国各地、国内国外,但凡有晋南人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民众的地方,就有那一声声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蒲韵戏声。
蒲剧,越听越有味,给人一种广阔、悲情的感觉,其他戏曲没法比。蒲州梆子成为流淌在血脉里的乡音,里面有亲人们的音容笑貌。广袤旷远的晋南沟梁丘壑、八百里秦川、平缓的中原大地,只有这蒲腔蒲韵,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黄河人家的喜怒哀乐。
生旦净末丑,唱念做打逗,蒲剧有股苍凉沧桑感,唱出了晋南人的喜怒哀乐。小时候就觉得,古代上县衙告状用蒲州乱弹最合适,一张口就知道是被欺负被冤枉的。这和当时的恶劣残酷的自然环境及千百年战乱对秩序的破坏、对人性的压抑有关,是对历史、对社会、对现实、对人性的研判、反映与呐喊。
曾记否,外面下着鹅毛大雪,靠着土墙侧躺在热土炕上,盖着没有被套的棉被,上面还带着从土炕缝冒出来的炕烟味,炕席上也没有垫褥子,只有足以烙屁股的温度,听着墙上挂的戏匣子、桌子上那台老旧双卡录放机里传出的古老蒲腔蒲韵。
蒲剧曲牌,无词也震撼,听着心痛心酸畅快。慷慨,激昂,悲壮,沧桑,在外河东人感慨,乡音啊,听着,就感觉离家近了一点。离开家乡几十年了,一听到蒲剧就泪奔啦。喜爱蒲剧的感叹,可爱的乡情,可恨的乡情,可怜的乡情,无奈啊!离不开乱弹,激昂悲怆之曲,熟悉的曲牌,勾起了多少三晋儿女的乡愁。蒲州梆子腔,唱出了多少人的悲欢人生。年少不解曲中意,听懂已是曲中人。
蒲剧曲牌,能使人缓解生活的不易与生存的压力,释放忧闷郁结的情怀,给生活不称心的人带来了欢笑、开心与乐趣,增加他们对生活的信心。蒲剧艺术魅力无穷。广袤旷远的晋南山川,只有这蒲腔,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晋人的喜怒哀乐。长期在外的晋南人,只有听见蒲剧,才能感觉自己是河东大地的儿女。也有许许多多的南方人,从来没有到过晋南、大西北和豫北,也莫名其妙地喜欢蒲腔蒲调。
蒲州梆子,与其说是晋南人以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人的精神支柱,倒不如说是黄土地在呐喊、黄河在歌唱、汾河在吟唱。在外漂泊,久居他乡,年少时不爱听的就是蒲剧这种调调,没想到多年后的现在,最爱听的却还是蒲剧这个调调。
过去,在苍凉、贫瘠的黄土地上,蒲腔唱出了晋南人的无奈呐喊和坚韧不服输的性格。小时候搞不懂每到过年,长辈天天早晚唱蒲剧,有时候一群人围一屋子,板胡、三弦、锣鼓,唱的拉的,那叫一个欢。那时候,很反感一大群人来家里。现在听这个蒲剧乱弹调调,觉得这才称得上是家的味道。“我朝思暮想的家乡,这乡音、乡情、乡貌,被蒲剧诠释得淋漓尽致。”人们感言。
蒲剧,体现着激昂欢快、悲壮苍凉,彰显着艰苦不屈、负重致远。晋南人过了五十就喜欢听蒲剧了。蒲州梆子是乡音乡愁,人生的不容易都在里面,能引起人内心的共鸣。山西蒲剧艺术院蒲乡戏韵新春晚会颇受百姓喜爱,运城的七名全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轰动舞台,山西、陕西、河南电视台久负盛名的“走进大戏台”“秦之声”“梨园春”等栏目,运城电视台的蒲乡红、阳光戏苑等栏目深受戏迷喜爱,喜获全国戏曲梅花奖的王艺华、吉有芳、贾菊兰先后从稷山县蒲剧团走出去,如今,稷山县蒲剧团更上一层楼,创作新剧目不断、获奖连连、新人频出,怨不得戏迷连生感叹。
如今,蒲剧事业在创新、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蒲剧剧目佳作精品迭出、演出市场繁荣,蒲剧业态在共享、融合中线上线下联动,“观大戏、赏精品、聚活力、扩市场”,蒲剧品牌魅力四射,戏曲文化繁荣发展,蒲剧联动活动推陈出新,精品剧目线上直播异彩纷呈。
戏如人生。蒲剧唱词、曲牌,晋南人的魂,凡是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民众的地方,就有那一声声魂牵梦绕、日思夜想的蒲州梆子。关公故里聚焦蒲剧文艺精品创作,展示蒲剧艺术发展成果,关公文化、舜帝德孝文化、后稷农耕文化、裴氏家风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蒲剧这一独特形式,进一步得到弘扬传承、发展壮大。宽阔广袤的黄土地上,蒲剧一声吼,唱响了晋南人豪爽、厚道、坚毅、崇信、向上的愿景、希望与向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