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2-21 09:34:49

后土文化中的“亲地”意识

后土信仰源自先民对天和地的自然崇拜,先民认为“天”是万物主宰,“地”是万物的根源。所以,人们用世间最尊贵的“皇”字敬天,用“后”字尊地。

后土信仰彰显了中国古代对于土地的崇拜,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具有神圣性。人们崇拜土地,因为土地是万物的负载者,它作为农耕时期人类生活的命脉倍受人们的爱戴和珍惜。《周礼·大宗伯》:“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后土,土神也,黎所食者。封是土地之事,故先以礼告后土神,然后封之也。”《白虎通义·社稷》载:“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而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封稷而祭之也。”《吕氏春秋·上农》曰:“有年瘞土,无年瘞土。”高诱注“祭土曰瘞;年,谷也。有谷祭土,报其功也;无谷祭土,禳其神也。”瘞土,祭祀土神。有年瘞土是为了报谢土神,无年瘞土是为了禳除灾祸。《太平御览·社稷》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于国城之内,立坛祀之,亲之也,日用甲,遵之也。”《礼记·郊特牲》曰:“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对土地的崇拜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大地赐予人类各种恩惠,人们应该“尊天而亲地”,即不但尊天,更应该增强“亲地”意识,以各种美德回报于“神地”之恩惠。“亲地”应敬畏土地。世间万物源于土,归于土,土为万物之母,土乃万物之根本。大地的泥土,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人类的生存、衣食住行均来自大地的恩赐。土地博大而厚重,能承载世间万物。对土地的敬畏、对土地的感恩是人类从远古就形成的情感。“亲地”应保护耕地。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中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我国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国家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人民生活富裕美好的前提条件。“亲地”还应善待土地。土地就是人类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土地资源是人类的生命线。“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善待土地应保持土地的自然耕作能力,不能过度利用和开发土地,通过恢复植被、建设水源涵养区达到控制土壤沙化、降低水土流失的目的。给土地留有应有的尊严,给子孙后人留下生存空间是当代经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价值取向。

后土信仰具有“五土”“五行”思想,蕴含着生态自然机理,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关于“五土”的生态自然思想,蔡邕《独断》载“先儒以神祭五土之神。五土者,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曰社者,所在土地之名也。凡土之所在,人皆赖之,故祭之也。若唯祭斯五者,则都邑之土,人不赖之乎?且邑外之土,分为五事之外,无余地也。何必历举共名乎?以此推之,知社神所在土地之名也。又问曰:社既土神,而夏至祭皇地祇于方丘,又何神也?答曰:方丘之祭,祭大地之神;社之所祭,乃邦国乡原之土神也。”

后土信仰有利于强化生态保护责任。后土又称之为古代掌管有关土地事务的官,即“土正”。《礼记·月令》:“其帝黄帝,其神后土。”郑氏曰:“此黄精之君,土官之神,自古以来著德立功者也。黄帝,轩辕氏也。后土,亦颛顼氏之子,曰犂,兼为土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蔡墨言于魏献子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社为地神,稷为谷神,百谷生于土,社稷为地神。《左传·文公十八年》载:“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杜注:‘后土地官。禹作司空,平水土,即主地之官’。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后土信仰有利于人们强化生态保护责任,对土地产生敬畏之心,从而敬奉土地,热爱土地,保护耕地。

(梁琛/文《世界宗教文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土文化中的“亲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