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使君 裴侠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今山西临猗)人。裴侠官高不失其志,一生为政清廉,生活俭朴,克己爱民,所在州郡人民感其遗爱。历官左中郎将、清河县伯、行台郎中、河北郡守、户部中大夫、工部中大夫,进爵为公,人称“独立使君”,以清严名。躬履俭素,爱民如子。西魏文帝元宝炬大统(535—551)中,裴侠出任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平陆)太守,“侠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这个郡旧制规定,有渔猎夫30人专门负责供应太守的饮食。裴侠知道后,深觉此事不妥,说为了自己的口舌之欲,惊扰这么多百姓,这不是应该做的,就全部免除了他们的任务。另外,还有30名丁夫,专供太守役使。裴侠亦不用他们为自己干活,而是让他们以绢代役,用他们所交的绢为官府买马,放在山中喂养。裴侠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平日里只以豆麦咸菜之类度日。裴侠在任时间既久,马遂成群。等到他离任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裴老爷养的马居然成千上万。然而,他却没有带走一匹。老百姓写了一首歌谣竞相传颂:“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为世规矩。”裴侠后来生病,朝中官员来探望,才发现他“所居第屋,不免霜露”,居室简陋,生活清苦,就把这事报告给了皇帝。皇帝“矜其贫苦”,下诏为他起新宅,并赐良田十顷。裴侠一一谢绝了。
清正廉明,一心奉公。北周时期,裴侠被任命为户部中大夫。他到任后,发现户部的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官员们大多有贪污现象,有的甚至超过千万钱。裴侠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将贪官污吏一一拿获,追回了大多数财务,为国家挽回了不少损失。因其功绩卓著,皇帝又调任其为工部中大夫。当时,大司空府有一个小吏叫李贵,一听说裴侠上任的消息,竟吓得成天哭泣。别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掌管的财物,账目不清。裴公清正严厉,一定会治我。”这件事很快传到了裴侠耳朵里,他觉得这个官员能够害怕,说明他还有一点做人的良心,还可以教育挽救。于是派人传话,“只要能自首,就可以不追究。”李贵马上就到官府自首,得到了宽大处理。裴侠曾与各地的刺史、太守等官员一同谒见丞相宇文泰,宇文泰命侠单独站在一边,然后对所有的大臣说,“裴侠清慎奉公,是天下第一。你们大家,谁要觉得自己和裴侠一样,就请站到裴侠那边去。”满朝文武都面带羞愧,没有一个敢应付的,也没有一个起身走向裴侠的身边。此事后来被广为传扬,朝野上下都很佩服裴侠的清廉之行,裴侠因此被誉为“独立使君”。
爱国敬业,仁勇有谋。永安二年(529年),元颢反魏入梁,梁武帝派陈庆之随元颢率军北取洛阳,并奉元颢为帝。元颢称帝后,下了道诏书,要求各州县听其号令。裴侠坚决和国家站在一起,当众烧掉诏书并扣押了元颢的使者。不久后,魏孝庄帝复位,很赞赏裴侠的爱国精神,特意在洛阳嘉奖裴侠,并授予其东郡太守,兼防城别将之职。永熙二年(533年),裴侠率领部队赶赴洛阳宿卫京都,将妻子留在东郡护驾同行。他的朋友郑伟劝他:“天下这么乱,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是谁的天下,你为什么不回到东郡,守着家人,等国家安定了,再出来呢?”裴侠回答:“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毅然而然地去了关中。裴侠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思想,以及“食君之禄尽君之事”的敬业精神,是非常值得后人学习的。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年)十月,丞相宇文泰率大军在陕西大荔南边的沙苑设伏,大败东魏军。裴侠率领乡兵部曲随军作战,冲锋陷阵十分勇敢。文帝引用孔子“仁者必勇”的话,赞其勇决精神,命其改裴协为裴侠,晋爵为侯。
裴氏家族的家风家训文化,蕴含丰富的廉政思想。我们要汲取裴氏礼序家规、官德箴言的精华,做到言有规、行有范,严守纪律底线,筑牢思想防线,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正社风、带民风,切实以作风的大转变、大提升,推动工作的大落实、发展的大提速。
南 辽 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