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 发表于 2022-3-22 22:39:28

西张村的盐运古道

我家住在新绛县阳王镇靠东边的一条大沟边,沟沿西侧与大沟相平行的是一条盐运古道,少时给猪割草时,我时常途经这里。上初中时,我一直走盐运古道去外村求学,只是那时不知道脚下就是如此重要的多用途战略通道。这段盐运古道,就是从闻喜畖底镇一直北上,走下新绛阳王镇苏阳坡,经过三张村至梁家庄柏壁,过古唐关下沟至横桥镇三家店,再过南关跨越汾河,一路北上就到了平阳府。

童年的记忆中,属西张村的盐运古道,是在村东沟边向北下坡的一段,两边是高出路基一两尺的小块平地,再向外则是难以攀爬的高崖。据祖辈人讲,古道西侧的高崖上建有一座汉王庙,该庙坐北朝南,正北高台上矗立着雄伟的大殿,雕栋画梁、飞檐斗拱,屋顶全部为琉璃瓦,琉璃制作的屋脊,各种花纹奢华而精美,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殿内塑有汉刘邦雕像,逢年过节,村里的善男信女都会结队前去祭祀,每年农历二月十三,由附近11个村子轮值举行大祭。祭祀往往还伴有社火活动。众人从坐落于村子西北的三官庙开始,先祭尧舜禹三位元祖,然后是鼓车、抬阁、花鼓队、洋鼓队以及不同内容的表演队等前来,轮番在马路上展风采。在周围乡村村民的围观中,表演队伍直至汉王庙,然后在庙前排队逐个表演节目。殿前两侧为东西配殿,南边有戏台。那时没有麦克风等扩音设备,但在舞台上唱词,满院的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戏台后是一个大泊池,除了用来夏季排洪,也对舞台的传音效果有所作用。据传,汉武大帝曾来此驻跸,因此,汉王庙还具有皇家行宫的性质。汉王庙的规格非常高。可惜的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盘踞在柏壁村的日伪军将汉王庙拆除,拉走全部木材焚烧。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就这样被毁,徒留砖块瓦砾。

盐运古道东侧,有一条西张村下沟劳作的通道,大马车无法通行,只有窄小的小平车、自行车可以上下。古道东侧还有一块属于西张村的土地,虽然比较干旱贫瘠,但地里的三棵柿子树却长得格外茂盛,其中一棵柿树结的是小耧疙瘩柿子,因为个头小,不能旋柿饼,只能采摘回来放软了吃。十冬腊月,蔬菜奇缺,软绵甘甜的耧疙瘩柿子就馍吃甭提有多美了。在三棵柿树南侧,有一个烽火台,虽然其外墙包砖不知何年何月被拆挖,但二灰土筑就的内芯依然在风雨中傲然挺立。

沿着盐运古道,从西张村出发一直向南,沿线都是长年累月被雨水冲出的深道,遇有大雨,整个深道就会变成洪水肆虐的排洪道。于是,人们就将道路移至西侧的高埝上,深道逐渐变成肥沃的农田。一路上坡至苏阳村,那里是峨嵋岭下的一个关口,对盐运管理和盐铁税征收稽核着关键作用。小时候的记忆中,那里时常发生洪水,洪水过后,到处都是被洪水冲刷而成的壕沟。过了苏阳关就开始爬越峨嵋岭大坡,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沟,坡道上到处都是被雨水冲刷的小壕沟,虽然马车可以通行,但需要由技术很过硬的车把式驾车才行。即使上了坡,还要在沟边走很长一截路,才能到达地势比较平坦的东颜、西颜村,然后就可以很顺畅地到达设在北垣一块高地上的另一个关口。这段盐运古道全段,我在1988年春节前回家时还步行过一次,虽说几乎耗尽了最后一点体力,但我对盐运古道上的一草一木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考证,以闻喜畖底镇为中心,东起薛店,西至阳隅,东西狭长而平坦的区域,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晋国的练兵场。从中央政府往练兵场来回传递信息,这段路是最快捷的途径。流行于闻喜、新绛的马拉鼓车,据说起源于秦王李世民的战车击鼓。据传,3000年前晋国初封,畖底的练兵场上,就已经擂响了战车上的大鼓。

从西张村往东北方向一路下坡,经过东张、梁家庄沿着沟西侧的古道走,就到了柏壁的古唐关,这里是一个非常险要的战略要冲。史书记载,隋朝前期的绛州府衙就设在这里,秦王李世民统一全国攻打平阳府时,其指挥中心就驻扎在古唐关对岸的唐王堡,那里四面环沟,易守难攻,与三国的街亭可有一比。这里有一溪清泉流过,吃水不愁,唐王堡或者堡里的村名由此而来。

柏壁地处峨嵋北台地最北侧,以北的盐运古道,过古唐关然后下沟,沿着汾河南岸向偏东方向北上。随着西马村大坡的开挖和县乡道路的拓建,阳王至柏壁的斜被废弃,沟底处的道路在20世纪70年代被截断,车马已经无法行走,但人还可以连爬带跳地艰难通过。1980年冬季,在新绛中学上学的几位同学与我相约步行回家。我们从中学所在的绛州府衙出发,穿过贡院巷就进了龙兴大街,出城南门,过南关浮桥再一路向南,穿过横桥村,路过三家店,再沿汾河南岸湿软的河滩行走,一直走到柏壁沟,然后沿着盐运古道爬坡。到家一共需要走四个半小时,我们又累又冷,又渴又饿,脱鞋一看脚都肿了,赶紧坐在温暖的土炕上。回想起来,那时一点不觉得冤枉,除了节省那珍贵的五角钱公交车费用,还真切地体会到古人在盐运古道上行走之不易。

至于绛州府至平阳府的盐运古道,由龙兴大街上朝天坡,再与汾河平行一路向北,过襄汾县就到平阳府了。过去的盐运古道经过多次改建,沧海桑田,原貌难寻踪迹,改建后的道路平坦顺畅,早已融入快步发展的现代生活。

而今,临汾至夏县的临夏线、新绛至闻喜的新闻线,都由三级路升级改造为二级路,再加上村村通油路,原有的盐运古道大部分段落已经硬化,而我村的那一段,因为地处三张村之间,车辆行人稀少,依然保持着千百年前的原貌,就像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一直注视着这里,注视着人们追求幸福的坚定步伐……

( 仪振刚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张村的盐运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