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4-21 11:00:56

最是书香能致远(散文)_梁志俊

千百年来,世界一直在旋转变化,而变化着的世界,无一不囊括浮动在书页之间。



高尔基说:“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力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这话忠告我们:

书籍是人类文化成果和实践经验的记录,它是朋友,也是伴侣,更是导师。

书籍是为我们渡过人生之海而创造的罗盘、望远镜、显微镜和航海图。

书籍是人类漫长历史的深厚积淀,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精神的享受,更在于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操的陶冶。读书是一种摒除了物欲的操守,是一种抛弃了杂念的安宁,是一种贫而达观的生存状态,是一种超越功利的愉悦的心情。读书更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索,是摆脱孤独与烦恼的最佳方式,是对恩怨得失的超然,是成长过程中生命的历练和升华。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对孩子是这样,对成人来说,何尝不是如此。书籍本身的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方可实现。前人劝学、劝读,“读书需用意,要认真,一字值千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是一种享受。书是我们最好的伙伴,在寒冷的冬天送来温暖;在炎热的夏季泼洒凉爽;在你痛苦的日子递上安慰;在你快乐的时候播放笑声。从书中,你看遍悲欢离合,享受侠骨柔情。书,让我们充实,阅读,让我们睿智;书,让我们谦和,阅读,让我们博大;书,让我们思接古今、视通万里。阅读,总是漫步于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永不孤独。

一位先哲说,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未来。翁贝托·埃科亦说:“不读书的人,古稀之年再回首,他所经历的只有属于自己的那一辈子;而读书的人,他将经历五千年的光明,因为阅读是一种反向的永生。”他们说的是一个意思,正所谓“书籍得以流传有赖阅读,而非收藏”,可以改变人生渺茫与无助的唯有阅读。



北宋教育学家张载说读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数先贤怀着对国家的无限热爱而读书,为我们作出了表率。文天祥少年时就仰慕英雄,尤爱读《忠臣传》。正是怀着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之心,常常读书至深夜。他一生对国家绝对忠诚,直到被俘依旧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于文天祥而言,读书明志更明理。

周恩来从小志存高远,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先辈们舍弃小我,甘愿为国家献出一切,他们所读的每一本书都是为了国家所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口号永不过时,应当被一代代人铭记。

读书之用途,小而言之,可以了解社会、增长学问、开阔眼界、陶冶情操、丰富生活、充实自我;大而言之,可以掌握科学、明辨真理、培养能力、提高涵养、奉献社会、报效国家。读书不仅能改变我们的内心世界,还能改变人的外部形象。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古人对于读书有“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之说。这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少年读书得之有趣,老年读书得知在味,而中年读书则趣、味、理兼得。

为求知而读书,读有所得;为修身而读书,读有所循;为工作而读书,读有所用;为生活而读书,读有所乐。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更在于细。书味似茴香,初嚼即可知其味,再嚼才可晓其意,三嚼方可知其神。有些书翻一翻或选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不必过于用心,而伟人著作及传世经典则需要用心读甚至反复读,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会使人充实,经常交流心得会使人敏捷,坚持记录心得会使人进步。

读书要读文学、读哲学、读历史、读政治、读法律、读科技。对于不同的人群来说,应有所侧重和不同。到底读什么书,结合自身情况,要“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和明其理”。

文学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文艺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鼓舞士气、陶冶情操、锻造意志、修炼品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是座巨大的宝库,它是精神的能量、思想的凝聚、理论的结晶、知识的储藏。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欣赏,而且还是社会的写照、历史的反映、情感的宣泄、意志的升腾。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文学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亚于甚至高于一些普通理论作品所发挥的作用。

哲学是智慧的学说,哲学的任务是探索真理,哲学的根本任务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用哲学的观点和智慧思考人生,是辩证唯物的思考、寻根究底的思考。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读点哲学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知识是历史的总结,读书不能不读历史。毛泽东同志说过:“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历史是一面镜子,多读史书,可以知兴替、明荣辱、辨对错、析是非,汲古铸今,扬善抑恶。正如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中所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足以懋古稽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俾四海群生,咸蒙共福。”

政治是个宽泛的概念,从读书的角度谈政治,加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之纯、主义之真、信仰之坚、人格之美。

建设法治社会,首先要学法、知法、守法,然后才能做到更好地执法。作为一个公民来说,不仅要学习法律条文,还要通过读法律,弄懂法治与礼治、法与理、法与情、法与人的相互关系,讲公理、讲公德、讲正义、讲正气。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当今时代,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形势要求我们为实现中国梦,必须努力学习科学技术。



高尔基说:“学问改变气质。”置身于阅读之中,你将尽情享受书香的滋润,得到思维的训练、意志的磨砺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书卷气是读书的最好气质。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是良好素质的表现。书卷气来自书卷,得益于孜孜不倦地读书。人通过读书,在幽幽书香潜移默化的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淡泊,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平和。人的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美,一是内在美。读书让人拥有内在美。人的气质其实就是一种内在的别样美。这种别样的美,是一个人“精气神”三者合一的体现,表现在言行举止中,表现在丰富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中。

《红楼梦》里说,“才华馥比仙,气质美如兰”。书卷气就是这样一种内外一致的气韵美、动静结合的灵动美,可以作为年轻人培养气质的目标。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内在的东西是不可淹没的,任何外表美如果没有内在气质修饰,都是不完美的。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而气质是岁月长期沉淀的产物,轻易改变不得。一个人长久地读书,含英咀华,总有无形的滋养悄悄润入心田,日积月累,总有那么一种力量,令他混沌大开、眼界豁然。吟咏之间,吐纳珠玉;眉睫之前,卷舒风云。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开合舒卷,荡胸层云。这种精神的大气象,表现在气质上,则沉静而淡泊;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则仁慈友善,和蔼可亲。

冯友兰最敬仰的人是蔡元培,蔡元培那种春风化雨的人格气象,是令他折服的根本原因。冯友兰在北大读书时,因一件事去请蔡校长签字,第一次进到校长办公室时,觉得满屋子都是一种令寒室蓬荜生辉的气象。他说,周敦颐的气象如光风霁月,程颢的气象“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宽而有制,和而不流”,这些对于蔡先生完全适用。蔡元培学贯中西,有着深厚的国学根基,又对西方民主科学认识深刻,这跟他长久阅读分不开。蔡先生说:“我从十余岁起,开始读书,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书的。”山有玉则石润,渊生珠则崖不枯。常年的书卷浸润与自我修持,让蔡先生养成了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君子气象”。

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有书卷气,不但要爱读书,还要善读书。所谓善读,包括许多内容,主要有三点,即读旨端正、选读好书、方法得当。读书具备了这三点,方能长智怡情,提高气质。读书妙诀有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通”字。茅盾的“穷本溯源”,是为求通;华罗庚的“厚书薄读”,是为求通;钱钟书的“取长补短”,是为求通;秦牧的“牛嚼鲸香”,是为求通;冯友兰的“知音解味”是为求通。把握了“通”的原则,我们在读书中就能做到学贯中西、识透古今。



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智慧人生都离不开书籍的滋养。对于读书及方法,他们有着自己的态度和见解。读好书的过程就是接受大师熏陶的过程,自己的灵魂也会越来越充实。

学者胡适认为读书必须精读和博览。精读“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眼到”须字字认识,不可随便放过。“口到”须字字念出来。“心到”是每篇每句每字的意义须用心考究。“手到”是将所看到过的知识做一些说明,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记述。理想中的学者,既能专业精深,又能旁搜博览,这样的人,对社会极有用处,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胡适认为读书的目标是:“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武侠小说家金庸曾在《艺术人生》节目中,讲述了一段关于读书的看法。主持人问金庸:“您写了一辈子书,怎样评价读书?”金庸回答:“读书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主持人又问:“如果有十年时间让您重新选择生活,您怎么选择?”金庸答:“如果这十年中,一种让我坐牢,但给我书看;另一种让我有自由,但不让我看书,我选择第一种——在牢狱中读书。”金庸的这番话,表达了他对书籍无限而执着的热爱。金庸以为,读书更重要的是得到心理的满足,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书是人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在书中能够得到安慰。金庸先生希望年轻人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只要学会读书,人生中遇到点挫折、不如意,都不会放在眼里。

文学家鲁迅,少年时候便与书籍结下了深厚情缘。鲁迅平常十分爱护书,看书前要先洗手。他从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别人,如果有人借书,他宁愿另买一本新书借人。鲁迅常年看书,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读书,从不把时间浪费在闲谈上,甚至于养病喝茶时都在读书。鲁迅读书讲究“三性”,即目的性、灵活性和广泛性。

思想家梁启超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他的儿子梁思成认为,唯有读书才能具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



常常,我一个人,捧一本书,默默寻找心灵的足迹;常常,我一个人,站在窗前,静静寻找思绪的影子;常常,我一个人,在寂静的夜里,睁着眼,细细寻找生活的履痕……

我认为,读书是为了思考、思索、思想,目的是让自己的思考更成熟,眼界更开阔,思想更深邃。读书读故事,再读读感情,三读读思想,这是读书的三重境界。读书很难,而用书更难。能读书,能用书,能用好书,方是一个读书人的最高境界。读书就是一种信仰。读书的境界,如海一般壮阔磅礴,如花一般清丽高雅,那是人生最美最高的境界。不管你读多少有用的书,这些书根本的东西是两样:知识与规律。知识是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经验,而规律则是教给人如何发现经验、运用经验。在这些人类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面前,你读到的每一句话,都将是引导你改变人生格局和命运的力量。

我懂得,书是时代的生命,它反映着社会的心声。书中有崇高的激励、高贵的气韵;书中有灵活的颖慧、不了的情缘;书中有痛苦的忧思、社会的良知……其情浓烈,其神充沛,其文畅达,其意淋漓。愤,则江河奔涌;怨,则如泣如诉;喜,则痴迷如醉;悲,则感天动地。

我体会,读书的好处就是穿越到另一个时空,与一个有趣的人交谈,把他的经历变成我们的经验,把他的见识变成我们的见识。爱上一本书,始于风格,陷于内涵。读书可以让人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每到一个地方,尤其是去偏僻的乡村茅舍,我都特别留意房间里是否有几本书。我这样认为,一个人家,不论多么贫穷,如果有几本书在,说明这个人还不沉沦,说明这个家庭的孩子还有希望和未来。

我喜欢,那种“绿撒蝴蝶着春色,墨点黄花染书香”的意境,特别在意读书的地点和氛围。我最得意的读书场合有三:一是书房的摇椅。在书海的世界里,抛开人世烦忧,在静谧与书香中,与文字一起放浪形骸,泛舟四海。读到激动处,拍案而起,朗然一诵;激愤时,扼腕击节,高声唾骂……人有书为伴,且“与之游”“与之舞”“与之享”,真是“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时是读书”,不知魏晋矣!二是院中的葡萄长廊。烈日炎炎,酷暑难当,长廊下却是阴凉一片,爽风习习。坐在石桌上,泡上一壶香茶,摆上三五闲书,幽幽然,乘物以游心,“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兼之架上硕果垂枝,愈加赏心悦目。三是倚床拥卷。夜读经典,就会聆听到先哲大师们的思想从纸墨丹青里流淌出来,穿越千里时空,与己对话。

我相信,你读过的书一定记得你,你读过的书一定会帮到你。那些读过的书,经过时间的沉淀、酝酿、窖藏,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刻,闪光的东西会像爆米花一样“砰砰砰”爆发出来。简言之,书卷多情,水到渠成。一日日读书,看似无心积累,实则已渐渐丰富你的心田。时候到了,那心底的丰收便如同金色的阳光铺满尘间,照耀世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是书香能致远(散文)_梁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