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夏陶,古法炼泥出奇巧
李昊泽
夏县,古称安邑,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自古就有禹都安邑的说法,堪称中国源头、华夏摇篮。夏县古陶历史十分悠久,这里是4200年前原始青瓷的发源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阴遗址和东下冯遗址等多处还保留着古陶窑址遗存,遗存多种经典器型被国家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其中在西阴遗址创造了被学术界公认的“西阴文化”,文化主体即是红色为底绘以玫瑰花图案的彩陶,有“西阴之花”之美誉,这里埋藏着五千年古陶史,夏陶自这片土地上诞生起,即代表着华夏陶文化的纯正血统。
古夏陶文化历史悠久。1932年发现挖掘的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西阴遗址,发现有陶窑、灰坑遗迹,出土遗物有陶盆、泥范、葫芦口瓶、尖底瓶、圆唇原沿钵及各类袈裟罐等,还有半个蚕茧化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印证了嫘祖养蚕缫丝的起源。著名国学家范文澜编著的《中国通史简编》记载,早在7000年前,遗址就有土炕、墙壁、屋连屋成型的村落,此时人类已有了定居生活,在此发现了东下冯大口尊、陶杯还有陶豆等陶器(现存国博和省博)。由此看来,黄土丘陵地带丰富的黏土资源成了理想的制陶材料,在那个时代,古人就掌握了烧陶技术。这些足以证明远在7000年前这一带就出现了制陶、种桑养蚕等文明的足迹。
古夏陶种类丰富多样。1926年,著名考古学家李济与地质学家袁复礼在夏县西阴遗址首次发掘陶片共装60多箱,出土陶块18728块,其中彩陶1356块,陶器主要是素面陶、黑彩陶和灰陶。除陶器外,还有窖穴,各种石器、骨器以及半个人工切割下来的蚕茧标本。夏县东下冯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东下冯大口尊、陶杯还有陶豆等陶器、骨器、蚌器、铜器、石器、卜骨等,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鬲、鼎、罐等炊器,尊、盆、簋、豆等用器和爵酒器。
古夏陶传承任重道远。夏陶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很大的发展空间。夏县县委邀请了北京国立鼎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郭文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周海歌,著名陶艺大师王一中等一批有志于此的当代陶艺大师。大师们多次实地考察勘探,思考如何唤醒五千年沉睡的泥土,实现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如何将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相结合,既保留住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核心技艺,又关注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传统元素和时尚元素相结合。大师们使用夏县当地的陶土,经过科学分析原料成分,反复调配矿物比例,采用古法炼泥,精心于创意制作,再经多次柴、气、电试烧后终于烧制出独具特色的夏都陶,沉寂了五千年的古夏陶终于在烈火中重生。夏都陶不仅具有硬度高、透气性强、吸水力好、盛食不腐、泡茶色香味俱佳,且耐冷热急变、不炸不裂等特性,视觉浑厚淳朴,表面光滑细腻,手感温润如玉,质朴中透出独特的艺术感和现代感,是五千年夏都古陶的现代珍品(如下图)。
夏陶窑火薪火相传,夏县将继续挖掘夏县本土文化和夏陶文化的关联,赋予夏陶文化深刻内涵,打造农旅文化和夏陶文化相融相生的、具有夏县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助推夏文化“走出去”,为夏县发展贡献力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