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着木箱上大学(散文)__李力
扛着木箱上大学1986年9月,我的大学报到季。
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去天津。准备工作从8月份我取回来录取通知书就开始了。学校在通知书里特意注明要带蚊帐,这个似乎让父母亲有些意外。家乡人谁用过蚊帐呢,但学校既然列出来了,就非得准备不可。父亲不知道怎么打听到的,反正他从我本家的一个堂兄手里买了顶蚊帐,这个大事算是落实了。
妈妈的准备是从缝被子纳鞋开始的。我印象很深,被面是枣红色棉绸的,被里子是白布的,棉花自家产的,里外三新。鞋是千层底黑条绒斜搭带的那种。母亲做鞋是有些功夫的,更何况我要去大地方,自然更是精心。脚上穿一双崭新的,行李捆里还打进去一双。
最犯难的是箱子。家里只有一个像样的木箱子,还是父母结婚时的那种板箱,已经斑斑驳驳。父亲上集买回一桶朱红色油漆,自己用刷子来回刷了好几遍。但他的手艺显然不行,也许上油漆以前没有抹腻子,反正刷好之后,油漆在箱子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小疙瘩。
等箱子上的油漆干透,行程也一日日逼近。出发前几天,父亲开始给我准备行囊,他把铺盖紧紧地卷起来,用塑料布裹严实,外面又包了块大包袱,四角用棉线缝好。怕木头箱子在托运中摔坏,用一块破旧的线毯子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再捆上绳子。铺盖卷和箱子外面又各自缝了块四方形白布,父亲把我的系别、姓名用钢笔反复描写在白布上,很醒目。
临行前一天,母亲捡好芝麻,给我烙锅盔。锅盔里放着小茴香花椒叶,外面还沾着芝麻,火候恰到好处,外皮黄亮黄亮很诱人。母亲非要让带上六个,说是路上娃娃多,一起吃。又说穷家富路,煮了几颗鸡蛋,也让带上。这些吃食都装在我随身背的帆布挎包里。
父亲给了我100元钱,到运城火车站买了张去天津的学生半票,花了10.5元钱,剩下的用手绢包好,就压在锅盔下面。临上车前父亲叮咛我路上包包不能离身,让我有了一种携巨款朝着天津出发的庄严。
坐了近23个小时的火车,第二天清晨在极度兴奋中进入天津地界。坐在车窗边上看窗外,火车正经过一个岔道口,我第一次看到了排列在岔道口外的自行车大军,脱口而出:好家伙!
到学校报到办好各种手续,筋疲力尽中总算是找到了宿舍。没想到领取行李时,出了一个小差错:我的木箱子不知被老生们放到哪一个宿舍了。接新生的一位学长领着我跑遍了金融系新生宿舍,终于在男生宿舍找到了我的行李箱。拆掉箱子上缝得严实的线毯子,发现木箱子盖被摔得裂了一条缝,真摔坏了。幸好有外包装,还凑合着能用。
当天晚上有太原的学姐来串门看望新生老乡,一看到我的木箱子先是一阵爆笑——看来木箱子是山西老乡的专利!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同屋的行李,果然两只木箱子的主人都是山西人。河南、兰州、天津的同学提的是帆布箱子或皮箱子,颇让我眼馋,不过论实用,当属我们的木箱子。
前两天想起家里今年有两个大学生要开学,就在群里问:马上要开学了,都准备好了吗?两个弟弟两位考生家长,都说助学贷款办好了,一切基本就绪。大弟弟说西安近,不过票已经买好了。小弟弟小林发了张照片,说村委会给村里考上大学的孩子每人送了一个最大号的行李箱。我看到侄女面前的是粉色的,很漂亮。一问果然是她的。
从万荣去福州,是真正的千山万水,关于怎么去,大家讨论了好几种方案。坐高铁一个人单程就得900多元,小林一看票价立刻否决。坐火车一人300多元,但30多个小时的路途让人望而生畏。后来他们在网上抢到了特价机票,问题迎刃而解。
问起侄女出门带行李的事,弟媳妇说学校是公寓制,不用带被子。福州天气热,厚衣服暂时不带,到冬天看天气情况再给她寄,现在快递方便,到时候苹果熟了一起寄过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