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4-27 09:33:28

老家的大棚(散文)_贾玉祥

在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我回了一趟老家,置身在那麦苗儿青、菜花儿黄,桃花花红来杏花花白的田野,呼吸着家乡清新的空气,只觉得心旷神怡,好不惬意。忽然之间,我看到在一片果树的旁边,有好几座乳白色的塑料大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走到了大棚跟前,往里一看棚里种着西瓜,小苗儿已经长得有一寸多高了。

我的老家在盐湖区北边峨嵋岭台地一处凹槽中,三面山岭相连,一面沟壑纵横,在过去真是十年九旱,靠天吃饭,交通不便,十家九穷之地。那多年,这里的群众因水而愁,因水而穷,人畜用水全靠在窖井里储存的雨水,不要说水质和卫生条件极差,但就是这样的水也难以满足人畜所需,遇到天旱之年更是四处求水,水贵如油,更不用说用水浇田了。20世纪70年代,在国家的支持下村里打了一口深井,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用水问题,后来由于多种原因,仅使用了一两年便没水了。改革开放后,群众急于改变贫困面貌,大家集资打井,没想到竟然没打成,还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全赔了进去。此后,部分土地与万荣县接壤的村民便设法从万荣县汉薛村引水建起了果园,增收效果明显。全村群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期盼着自己村里也有口深井,自己的土地也能成为水浇田,自己也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两委新班子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井,通过群众入股集资,在村西岭上打下了一口600米的深井,群众为此欢呼雀跃,奔走相告。紧接着铺设了几千米管道,使全村的土地几乎都可以用上水了。深井的打成,不仅使全村村民都免费使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成为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强有力的支撑。于是,全村的果园大幅增加,种植业和养殖业蓬勃兴起,并且首次出现了蔬菜大棚,使贫穷的山村一改昔日风貌。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实,乡亲们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原本家家都以土窑洞居住为主的山村,如今户户都建起了砖瓦房,各种家电应有尽有,不少家庭还购置了小汽车。村里的农业机械也是一应俱全,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19年全村脱贫,不仅如此,如今的老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里村外道路全部硬化,两处文物得以修复,引来四邻八村的羡慕。

春风徐徐拂面,站在老家的西岭上放眼望去,那五彩缤纷、鸟语花香的田野,仿佛进入了桃花源,让人陶醉于此,但愿老家越来越美,乡亲们越来越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家的大棚(散文)_贾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