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城,慢慢变老(散文)_张雅茜
仿佛一夜间,小城里有了“河东驿站”与“河东书房”,分布在市内各个街区,在林立的楼房与鳞次栉比的店铺间,小区旁,透着几分文气和贴心。据说,河东驿站现有11个,有5个是24小时开放的。去公园时路过河东东街站,透过玻璃,看见在里面吃饭喝水的环卫工,歇脚读报的老先生,写作业的孩子,还有抱着手机的老太太。顺脚进去,只见站内有电子读报机、咖啡机、饮水器、医药箱、微波炉、轮椅和雨伞,还有一架子书籍。管理员说,全是免费的,您要来杯咖啡吗?我了解到这是政府为方便市民生活的举措之一,心里一动。十多年前,朋友说,燕郊的房价跌了,赶紧抢,将来一起在北京养老,抱团取暖。三天后,我做出选择:就在小城养老。这三天间,另一位朋友告诉我,她去定点医院看病,因为远,同时挂三个号,也就是说身体有三处不适得集中在这一天看医生,还得让保姆替她排队。
后来,我无数次为自己的英明选择点赞。当孩子们周末回家吃饭时,当年迈的公婆患病住院时,当老闺蜜们在公园遇见聊天时,尤其是自己抱恙要找医生时,我都暗自庆幸:幸亏当初没有激动……
小城可以慢生活,这是近年来时尚的养生之道,更是一种“奢侈”。退休后是可以“奢侈”的。清晨,步行到公园,打四十分钟太极拳,吸够了氧气,沿林荫道慢慢溜达。九点半喝茶的习惯也是退休后养成的,拉过移动茶桌,与先生对坐,或老白茶或六堡茶或普洱或碧螺春,或建盏或紫砂壶或薄胎白瓷盅或玻璃杯,因茶而变。
年轻时喜欢喝凉白开,图的是一饮而尽的爽。前多年南风广场开一大茶馆,我练完瑜伽后会进去喝一杯。老板年轻气盛,说以后要开连锁店,让小城人学会喝茶,现在是培养喝茶的阶段。我悄悄笑,喝茶要在产龙井的梅家坞、产老白茶的福鼎、婺源、勐海、景迈等,或是像成都的锦鲤随处可见的摆龙门阵一样,人人手边一杯茶;像西湖边的露天茶座一样,一杯十块钱的茶水可以坐看一整天书,自然得不能再自然。天时地利、传统文化、生活习惯,缺一不可,是能培养出来的吗?
可现在,小城哪条街上没几个茶馆?全城也得有百余家吧?想想我是真错了,物质的丰富是可以超越自然的,生活安逸了习惯是不用培养的。如今茶馆林立,每有朋友约去喝茶,常常喝茶并不是主题,聊天会反客为主。兴尽,夜阑,失眠,都是这茶闹的,再不去了,有人约,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兴冲冲。
朋友说,小城还有收藏茶的,数量惊人,品种惊人。我想,几辈子都喝不完的茶叶已远非喝茶的初衷,除了爱好,还得是实现了财富自由吧?
“河东书房”是深得市民喜欢的,没有精力去走访,也不清楚有多少,只听朋友介绍:两三间屋,几排书柜,与高大上的图书馆相比,似乎更方便。像是家门口的小卖部,亲切自然,也没有森严的门禁和烦琐的手续,借书看书,随意得很。小城没有一个大图书馆,的确有些遗憾。那就让这些“河东书房”暂且弥补吧。走在路边或居民区,眼前一亮,“河东书房”四个大字,意蕴深长。方便就会常去,常去就会成习惯,在里面待久了的孩子,将来去走出故乡,去更远的地方,不会忘记这小城家门口文化气息浓郁又充满温情的地方,启蒙过他们的心智,见证过他们的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刚进小城时,就觉得像个城乡接合部。单位往东隔一条马路就是菜地和拔地而起的一栋栋二层楼,小院挺大,门楼挺高,都是村民们盖的,让我这住办公室的羡慕至极。那些年的春季,风特别大,上街回来脸上一层尘土,夏天蚊子多而大,追着人吸血,房间像烤炉,电扇扇出的都是热风。我刚进单位的第一年冬天,不知什么原因没有暖气,一楼的人冻得直咳嗽。
那时候,就觉得南方的小桥流水好,上海的时髦洋气好,北京的文化氛围好,广州的早茶好,就是小城哪哪哪都不好。一辈子窝在这里,看不到山高水远,岁月锦绣。
忘了是哪一年,突然有了公交车,三天内免费乘坐,就有小孩子和老人从起点坐到终点,再从终点坐到起点。也忘了从哪一年起,有了大型超市,商品可以随便往购物车里放,有人不懂看价,推到收款处钱不够了,又一样样往出拿,成为笑谈。大型商场有了,可以买到北京上海才有的名牌服装化妆品。街上的私家车看得你眼花缭乱,彰显着车主的钱包和个性。豪华追着时尚,攀比着谁的钱包鼓。没多久,找车位就成了一大难题,银行的一位朋友说,有位大佬每次来银行,总是错峰坐公交车,从不显山露水。
慢慢地,路边的树一年比一年茂盛,花一天比一天娇艳多姿,盐湖边的防风林带也成了气候,公园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好。退休的人们聚在一个个公园,打扑克、下象棋、唱戏唱歌、打太极拳、跳广场舞,近年来又时髦起旗袍秀,让人目不暇接。也不记得是哪一年,旅游成了时尚,不再在乎公家不给报销,组团出游、驾车出游、出国旅游、旅游专列和包机,都不在话下,人人都成了旅游爱好者,这一点小城从不落后。
又突然,人人抱一部手机,先是打电话,接着发短信,后来又有了微信、视频,现在还有抖音,以前在电脑上发博客的如今开始刷抖音。坐在家里,可以看到另一个半球的“炮火连天”,也可以看到县长在直播间里为农民带货。什么云直播、云展览、线上教育等,小城一步也没落下。
过了七十岁,无论在别人眼里,还是自己的心理生理,你都是老人。再好的化妆品,再漂亮的装扮,再好的养生方法和保健品,都是自欺欺人。别人夸一句“越年轻了”是恭维,自己却不能掩耳盗铃。但小城养老自有它的优势,随着生活半径缩小,随着食物链越来越窄,随着欲望越来越少,随着年龄增长悟出的道理和衣食起居的简单,随着各种社会功能的改变和健全,你会过得很舒适。比如,15分钟到小城最好的三甲医院,5分钟走到小区周边五大国有银行网点,过马路进沃尔玛超市,或者5块钱打车去东湖农贸市场。想住养老院,也行,退休工资足够你选个满意的。
同住一城,是有缘分的。有一位环卫工人,每天遇见时都会问声好,有天他说,你们最近去哪里了?我说,哪里也没去,只是为了配合疫情防控,这边的门锁了,走南边近点。后来,我和先生不约而同,每天选择走北边,互道一声好,我们很开心,他也很开心。他姓什么哪里人,都无关紧要。还有小区门口的党员志愿者,自豪地对我说:“我是退伍军人。”我每次都为他竖大拇指,他年龄可能比我还大。
和老闺蜜们聚会聊天最开心。前两年是选一家饭店,轮流坐庄,吃的啥总记不得,只记得笑声能把屋顶掀了。后来会选在公园聚会,一起走走路,互相交流各自老人的变化:九十多岁退回到幼童时期;聊最近哪本书好,哪部剧值得追;哪款春茶一定要买,哪个店的普罗旺斯西红柿最正宗。也彼此调侃老了最关键的是不要给孩子们添麻烦。我们这代人不像上一代人那样,不舍得请保姆,就指望自己的儿女。我们有自己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如何养老由我们自己说了算,不受那些束缚。我想,用我们的退休金给别人提供一个工作岗位,有什么不好?
仔细想想,32年,自己的每一个字每一篇文章,哪个不是靠小城的滋养?这山、这水、这一草一木,这几千年的文化,这深深根植于血脉中的传统,这千百年来与我一样普通而又自强的人们,一点一滴地把我养大,助我成熟,成为一个并不完美但真正的人。我需懂得感恩,我得有敬畏之心,我拿什么回报,我的家我的小城?
有部电视剧里一句歌词,喜欢得紧:心居何处何为家。一遍遍问自己:心居何处?
于是,心安,神安,皆安。
于是,慢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