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5-9 11:58:12

老戏台子(散文)_王振川

老戏台子

在以前的农村,戏台是必不可少的公共设施之一,几乎每个村都有,区别只在于大小新旧好坏。一般的老戏台,都是建在庙里,坐南朝北,正对着神殿,唱戏一半是娱人,一半是酬神。

我们村的老戏台却是个例外。它坐北朝南,俨然是帝王气派,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我小时候看戏的时候,戏台子那地方已经不是庙,而是大队办公的大院了,戏台对面也没有神殿的遗迹。戏台背后有一块空地,多年来没有人在那里盖住宅,成了个演电影的露天广场,银幕就挂在戏台的后墙上。后来我便想通了其中的道理,村民们怕得罪神灵,绝对不肯在老庙址上盖房子,所以我们村那个戏台以前应该是坐南朝北的,神殿就在它的北边,现在那个电影广场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村里的工匠们将戏台的南墙变北墙,北台口冲了南。当然这只是依理而推,并没有从老人那里得到证实。从戏台屋顶的瓦片,可以看出这个戏台很有年头,屋顶的造型也是旧式的,可以看出是庙的痕迹。这个戏台很小,可能是以前戏班子规模小,台上容不了几个人,所以盖这么大就足够了。改革开放时,重开老戏,剧团人马众多,唱武戏时台上要站很多人,所以每次唱戏,村里要用木板,在台口续一块方能容纳。后来干脆用砖头木料正经地续盖了一截。

但这也出过笑话。有一次我看《三岔口》,刘利华和任堂惠在台上正打得热闹,三花脸要从桌上翻一个跟头下来,没想到这一翻用力过猛,竟翻到了台下,观众哗然。演刘利华的不愧是武丑,他翻下来时就知道错了,双脚在地上一点,身子一纵,竟又跃回了台上,继续开打,不慌不乱。台底下观众给了他一个满堂彩。

那戏台的高度总有一米六七,演员不用助跑,不用踩踏板,很利索地双脚跃上去,确实是真功夫,我算见识了一次轻功。

邻村的戏台有许多都有传说或者讲究,最出奇的是太赵村的戏台,人称“下雨台子”。它建在太赵村的稷王庙里,正殿现在还在,好像充当了村里的库房,它是古代造的“无梁殿”,算是文物。戏台的建造平淡无奇,看上去没有什么特殊。但这个地方一唱戏就会下雨,所以在干旱季节,太赵村总要请个剧团来,为大家祈雨。据老人们讲,到太赵村看戏,总是淋成落汤鸡回来。我却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去太赵看了好几次戏,每次都能平安而归。奶奶解释说:“前些年砸了神像,神不保佑了,所以就不给你下雨了。”祈雨在旧时是常事,雨到底是自己来的,还是神送来的?是唱戏时下雨,还是下雨时唱戏?这些问题还是不辩为妙。

平原村的戏台方向特殊,是坐东朝西,不知是什么讲究。薛夫子的故居在戏台西南方向,可能是为了表示对夫子的敬意吧。我小时在那里看戏,台下人多挤不进去,姥姥和妈妈就带我到戏台对面人家的屋顶上看,虽然远,但清静无干扰。这里的戏台曾以挤死人著称,筱兰香年轻时在这里唱,红得不得了,台下真挤死过人,也不知是大人还是小孩。散戏以后,戏台下面挤掉的鞋子、板凳等物事不知有多少,村民一般第二天早上过来捡。

我们村东边坡下的西张村,也有个戏台,是坐东朝西。两个村只有五里路的距离,刮东风的时候,西张村的戏能飘到我们村来,当然只能听到锣鼓声了。小时候我在坡上玩耍干活,能够鸟瞰西张村全貌,戏台也尽在眼底。我就和同伴们说,以后西张村演戏,咱们站在坡上就能看到,不用去买票了。因为坡上有坟地,大家都怕鬼,晚上谁也不敢到坡上去。但即使去了,大概也只能看到西张村戏台上的灯光而已。

这几年,因为常出去采访拍片,见识了不少稀奇的戏台。

新绛县号称卧牛城,城中有三座古楼:钟楼、鼓楼、戏楼。戏楼好像是并排的两座,可以演对台戏,现在已经破败不堪。戏台面对是一面大坡,号称是七星坡,观众看戏就得坐在坡上,就像现在剧场里的阶梯一样。

我们万荣黄河边上的秋风楼后土庙,有三座戏台,呈品字型,可以同时演三台戏。山门算是一座,唱戏时中间搭上板就行,过了山门前面有两座,并排而立。戏台都不算大,可能以前全唱三五个人的小戏。解州关帝庙的戏台和后土庙山门一样,也是平常做门道,唱戏时中间搭板。不过关帝庙的戏台保护较好,也挺大,墙上还画着画。

可能还见过一些,一时记不了那么多。我倒是觉得以前的酬神唱戏,有一定的合理性,至少每年固定的日子,都要坚持唱戏,老百姓也定期有戏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戏台子(散文)_王振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