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5-15 10:56:50

河东巾帼英烈王光

王光,原名王联鑫,1920年3月17日生,家在盐湖区东城办大胡家巷13号。因家境贫寒,她5岁时就给安邑城一个财主家当丫头,受尽了千辛万苦。

1927年春,7岁的她鼓起勇气,从财主家跑了出来,被无儿无女的小职员王挺芳和妻子吕玉卿收养。不久,养父母将她送到运城女师附小读书。

1934年暑假,王联鑫又考入省立运城女子初级中学,班级是15班。班主任张吉辰思想进步,常常向学生介绍进步书刊,指导学生阅读进步作家的作品。受张吉辰影响,王光很早就参加了地下党。

王联鑫个子中上等,身体结实,爱好打球和演戏。上学期间,她曾多次到城内各街口和城外的原王庄、留驾庄、高家垣、王家营等村,演出抗日剧目。

1938年3月2日,日军逼近运城,18岁的王联鑫随同父母,跑到猗氏县罗村逃难。罗村紧挨着孤峰山,我党领导的猗氏抗日县政府和抗日宣传工作团就驻扎在此。一天,抗日宣传工作团要在罗村开会,王联鑫早早就来到会场。团长苏志乾问她时,她说:“我是运城女中的,你们还要不要人?”苏志乾说:“要,只要你愿意!”她回去后就说服父母,于1938年5月参加了抗日宣传工作团。

为了扩大抗日宣传工作团,王联鑫曾女扮男装,头戴帽瓢,腰扎布带,上边斜插一根汉烟袋,到焦家营、罗村、东姚庄一带,寻找在那里避难的女中同学惠桂花和路云卿等,动员她们一起参加革命。

1938年冬天,党组织将王联鑫送到乡宁牺盟中心区党训班学习。期间,她改名王光。1939年6月,王光经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王光和革命同志苏志乾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感情。1939年春,经党组织批准,两人在稷王山南麓的南文村结了婚。

1939年冬,阎锡山发动“十二月事变”,党组织决定212旅撤到晋东南沁源。王光也于1940年初,随民运大队撤到那里,并到武乡县蟠龙镇参加了抗大总校学习。

抗大的生活十分艰苦,睡的是土炕,铺的是杂草,枕的是砖头,还经常到30公里以外背粮背菜,休息时还要上课。王光经受住了这种考验,学习劲头更大。她学习了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游击战争等马列主义理论和军事知识,还参加了射击训练。她是新学员中唯一的女班长。毕业时,学校想留她在校工作,她却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1941年春,王光被分配做群众工作。她和10多个女同志一起,走乡串户,刷写标语,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其爽朗的性格,吃苦耐劳的作风,和蔼可亲的品德,在群众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42年秋天,党组织派王光到新开辟的冀氏县(现属安泽县)任一区副区长。期间,她积极发动群众减租减息,拥军优属,反奸清算,工作搞得轰轰烈烈。她还经常和妇女们一起做军鞋、纺棉花、织布、拉家常,妇女们有问题时,她就千方百计予以解决。

一区下面有个柳树沟村,一个女青年和附近村一个小伙子相爱,女方父母坚决反对,把女儿许配给了一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姑娘宁死不从。为此,王光多次到女方家作她父母工作,帮助女青年和那个比她大20岁的人解除了婚约,并安排她和她相爱的男青年领了结婚证。此事为当地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开创了先河。

王光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革命利益关系上,总是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她和苏志乾结婚后,苏志乾在212旅旅部工作,王光却到抗大学习。后来,苏志乾到太岳三分区政治部,她又调到冀氏县,双方很少见面。组织上有意解决这个问题,王光却表示,共产党员应该以党的利益为重,任何时候都不能考虑个人私事。

1943年4月,日寇对太岳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扫荡。在反扫荡斗争中,王光带领群众转移。当时,她和东上寨的民兵在一起,都隐蔽好了,她却不放心,要再出去看看。

不料,就在她出去查看时,敌人发现了她。她为了掩护群众,向远离群众的方向跑去。群众脱险了,她却不幸落入了敌人手中。

抓住王光后,日军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想从她口中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她却报以破口大骂。日军又采用软化手段,用牲口驮着她,从东上寨到三区杜村,又从杜村到四区康村,给她罐头吃,并以让她当伪妇女会会长为诱饵劝降,王光不为所动,始终痛斥敌人。

敌人一无所获,恼羞成怒,把王光绑吊在康村庙前的一棵大树上,再次逼问她八路军藏在哪里,王光大义凛然:“他们都藏在我的心里!你们想知道吗?妄想!”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败日本侵略者!”

日本鬼子气急败坏,惨无人道地将王光杀害。牺牲时,王光才23岁。

王光为抗日战争献出了宝贵生命,鲜血洒在冀氏县的大地上,染红了沁水河水;革命群众面对王光的遗体,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把她安葬在冀氏县杜村辛庄的北山脚下。

王光牺牲后,太岳三分区政治部发布通报予以表彰。

1947年,太岳行署在翼城烈士陵园为王光建了纪念碑,上面刻下碑文:“冀氏区长王光,身虽女辈,然在反扫荡中从未稍后,乃只身遇敌,因忠贞不移而遭剖腹。”

张振华 王志英/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东巾帼英烈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