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5-15 11:47:52

韩丙贵川西剿匪留英名

韩根龙

1938年秋末,日军占领稷山县城,稷山县抗日民主政府迁移至北山的吕梁山里马家沟村办公。同时,后涧头、马趵泉、中土地等周边山村也分别驻扎有闻喜县政府、安邑县政府、夏县县政府及相关单位。

1942年3月20日,盘踞稷山县的日军纠集周边县日军共700余人,分多路进犯云丘山,想彻底消灭驻守在晋家峪村一带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后方群众大力支援下,抗日武装奋起抵抗,晋家峪保卫战取得胜利。

平时,稷山县马家沟村马趵泉少年英雄韩丙贵就经常同本村的一些小伙伴,为在山顶守护的抗日士兵送水送饭,尽自己的力量支持着抗战斗争。这次晋家峪保卫战,13岁的韩丙贵又同村里的小伙伴一道,不畏枪林弹雨,往前线阵地送**,帮助战士们往后方转移伤员。

韩丙贵,又名兵官,1929年3月初出生在地处稷山县北山深处的马趵泉古村。由于家境贫寒,韩丙贵没读过什么书,从六七岁开始就替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9岁那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家境更是窘迫。11岁时,他开始给村里的一户地主放牛,挣钱贴补家用,一家人过得缺衣少食、异常艰难。

当时运城境内有国民党部队,有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都驻扎于稷山县北山一带,集中在马家沟、后涧头、马趵泉、中土地等村。一场国共合作、全面抗战的革命火种在晋家峪一带轰轰烈烈地漫延开来。

1947年4月,稷山县解放,全县开展“斗地主、分田地”运动。6月,晋家峪一带也开始批斗地主老财韩财旺。在批斗现场,多数村民忌惮韩财旺家族势力大、兄弟众多,没人敢去面对面批斗。这时,18岁的韩丙旺挺身而出,把五花大绑的地主韩财旺揪到会场,历数韩财旺恶贯满盈的罪行,狠狠地对其进行了批斗。

事后,村中一些老者问韩丙贵:“你那么小,就不怕人家家人对你打击报复?”韩丙旺坦然而自信地说:”新中国马上成立了,共产党为老百姓撑腰,有啥怕的?我是替遭受地主压迫的穷苦人民出气!”

1947年8月,响应组织号召,韩丙贵报名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第18兵团的一名新战士。同年冬季,他所属的部队开赴黄河以西,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因为作战英勇,他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1950年初,震惊全国的成都郊区龙潭寺惨案爆发。不日间,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土匪暴乱在川西大地蔓延开来,猖狂的匪寇们破坏新生的人民基层政权,屠杀基层革命干部和积极分子,封锁并占领了一些小城镇,控制农村,对我党执政基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危机面前,西北军区第18兵团奉命负责进剿川西、川北和西康地区之匪。韩丙贵所在的部队原计划进军西藏,正集结在眉山地区。接到剿匪任务后,韩丙贵所在的部队立即投入剿匪作战,在眉山、洪雅、名山、邛崃等地与土匪战斗10多次,严重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残匪不得不东躲西逃。四川地区的匪患逐渐下降。

在川西剿匪中,西北军区第18兵团积极落实1950年2月6日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土匪、特别是政治性的反动武装正在繁殖,剿匪工作必须全盘计划,严密布置,认真进行,剿匪已成为西南地区全面的中心任务”。川西剿匪工作采取了“先腹心区后边沿区、先交通要道后两侧乡村、先股匪后散匪”的剿匪步骤,剿匪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50年6月,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四川地区的土匪大造“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爆发”“准备迎接反攻大陆”的舆论,气焰又开始猖獗,行动更变本加厉。尤其是成都附近的邛崃县一带,地处进入西康的交通要道,土匪猖狂至极,竟然包围了邛崃县城,扬言要摧垮新生的革命政权。

6月23日,韩丙贵所在的辎汽3团警卫连接到匪寇攻打邛崃县城的军情后,全连战士奉命出击,与土匪在邛崃县城附近展开了激烈战斗,多次打退匪徒的猖狂进攻。就在这次战斗中,韩丙贵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

韩丙贵的一生可谓坎坷。他生于贫苦家庭,长在艰苦岁月,历经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西南剿匪,但他始终以坚定的信仰、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冲锋陷阵,在枪林弹雨中成长,在烽烟战火中永生,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韩丙贵牺牲后,其母赵贤贤想把儿子韩丙贵的遗骨运回家乡埋葬。韩丙贵两个弟弟分别于1956年和1958年两次,去四川邛崃县烈士陵园扫墓,并与该县民政部门洽谈兄长遗骨归葬事宜,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完成其母的心愿。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革命烈士韩丙贵像一座高山,虽然他未能长眠于故土,但他的精神丰碑永远屹立在故园人民的心里。他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作为中华儿女的一员,和无数先烈一起前赴后继、舍生忘死的革命壮举和为国为民、舍身取义,大义成仁的不屈不挠、英勇善战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且历久弥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丙贵川西剿匪留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