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5-25 11:04:14

新绛县蒲剧团群英走笔


“五大台柱”叱咤风云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从吉县克难坡(阎锡山二战区总部)辗转来到绛州的艺人们,总会拜访大名鼎鼎的戏曲爱好者段福盛(乳名喜娃子)。此公家境殷实,时常接济生活艰难、疲于奔命的演艺人员,帮助他们搭班就业。杨虎山、牛瑞亭、王存才、曹福海、郭登云、尧庙红、刘子英、马小润、高金奎、任金柱等均为段家座上宾。其间,段福盛还结识了艺术编辑、收藏家薛书田等,常邀大家在薛家花园聚会,还成立了被称为“杨虎山班子”的文艺团体。后来,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新绛蒲剧团编、导、演之骨干力量。

1947年,原绛南县人民政府先后选派谢廷元(洪洞人)、周盾、张耀英、梁狗子等为剧团指导员,梁华堂为团长。当时绛南一带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发展较快,演出场地较多,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较大,为剧团提供了可靠的发展空间。不出两年,在有关部门协助下,剧团筹资购买了位于龙兴寺下、拥有58间房屋的大院,经过修葺改造,有了剧团办公室、排练场、员工宿舍、会客厅及大操场,成为招揽演艺名流的金字招牌。

上世纪50年代初,新绛县人民蒲剧团作为一个百余人的艺术团体,阵容整齐,行当齐全,素有“双生双旦、文武不挡”之美喻。其中牛瑞亭、杨虎山、田郁文、冯安荣、朱全盛在蒲剧舞台各有绝活,被称为新绛剧团的“五大台柱”。

牛瑞亭,艺名“小顺娃”,工须生,河南温县人,后居新绛。他5岁入“佳园班”学戏,抗战前在杨老六和“八条棍”戏班从艺,后加入西安“晋风社”。牛瑞亭1946年入新绛县进步剧团,1947年该团更名人民蒲剧团后,他曾为第一任民选团长。

牛瑞亭作为著名须生演员,功底扎实、嗓音宏亮,戏路宽广、富有激情。他发声入耳纯正,行腔自然流畅,本嗓与假嗓结合天衣无缝,且富有穿透力,被蒲剧界誉为“小顺娃乱弹”。其拿手戏有《斩子》《芦花训子》《取成都》《大报仇》等。

杨虎山,工二对净,原籍原永济县赵村(现为风陵渡),后定居襄汾县南贾村。他出身梨园世家,14岁就在杨老六戏班学艺,15岁到襄汾邓庄娃娃班,拜“小闷呆”为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杨虎山赴西安与蒲剧艺人共组班社。1944年,他与演艺界同仁在新绛组建剧团,俗称“杨虎山班子”。1947年新绛解放后,他被任命为县人民蒲剧团团长。

杨虎山嗓音有力,武底深厚,身段刚柔并举,动作优美大方,无论架子还是铜锤花脸,均能应付自如。他的代表戏有:《九江口》《反西凉》《金雁桥》《百草山》《赠绨袍》《打渔杀家》《斩单通》《薛刚反唐》等,在观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1957年,杨虎山调晋南蒲剧院,被誉为蒲剧“五大名演员”之一。

田郁文,艺名筱兰香,主攻花旦,师承名旦孙广盛,幼年随父母由山东逃难到临猗,后定居新绛。他11岁时,在乡宁县和尚庄彭海荣娃娃班学戏。1934年他到陕西,进入杨老六“晋风社”。当时西安城有一位知名人士,对他的艺术颇为赞赏,遂以大红缎子绣“秦晋名旦筱兰香”长幅名帖相赠,从此他改艺名为“筱兰香”。

1941年,筱兰香随戏班入甘演出,他的名字很快在兰州城家喻户晓,当时街上一些店铺、门面,竟出现了“兰香粽子”“兰香拉面”等新奇招牌,令人感慨不已。

筱兰香扮相端庄、表演细腻,台风严谨、功底扎实。他在《桃花媒》《阴阳河》中的担子功,《花田错》中的披麻纳鞋底,《藏舟》中的撑船,独树一帜,堪称一绝。经他言传身教的弟子,大多在蒲剧界功成名就,如郭翠芳、王仙竹、程根虎、田迎春、李琴娥、武俊英、田娥、贾菊兰、乔翠英、王彩芳、郝巧爱、李小燕、黄慧娟等。

冯安荣,乳名安娃,艺名筱艳秋,新绛县宋村人。他8岁入汾城牛席娃娃班学戏。抗日战争时期加入“晋风社”,后与筱兰香、朱全盛、张盛义等著名艺人搭班演出。冯安荣嗓音纯正、吐字清晰、高唱低吟、扣人心扉。他演出《三上轿》剧中崔秀英别老离子、为婴儿喂奶的一段唱腔,若隐若现、如泣如诉,引得观众声泪俱下、掌声不绝。他在《祭江》中饰演的孙尚香跪拜与泣诉,用声与情表达了与刘备成婚后的酸甜苦辣,唱得台下观众沉浸其中。他的《玉娥训子》高说低劝、有板有眼,让观众为之倾倒。

冯安荣虽为青衣名家,但经常反串丑旦之类的角色,如《亲家母打架》中的“母老虎”、《风仪亭》中的丑环,常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他将蒲剧的演唱技巧归纳为“按、点、顿、拉、闪、放”六字口诀,使每段唱腔都节奏显明、酣畅淋漓且富有新意。

朱全盛,工小生,安邑人。他幼年从艺,曾在西安“晋风社”搭班。1950年,新绛县人民蒲剧团派专人将其聘回,1951年任命其为副团长。朱全盛嗓音清脆、行腔别致、吐字清晰、节奏分明,从不拖泥带水,代表戏有《白玉楼》《烤火》《游龟山》等。他还经常反串一些角色,如《白蛇传》中的“小青”、《白玉楼》中的“白玉楼”、《送女》中的“老周文”等。

1957年,朱全盛随团在河津黄村演出。到了最后一场,他因病情严重不能上场,观众却呼喊不绝,强烈要求欣赏他的《白玉楼》。团领导与筱兰香只好扶着他到前台与大家见面,一时间台上台下都静了下来。不久后,朱全盛不幸英年早逝,年仅38岁。

一代名家再铸辉煌

刘子英,艺名“小燕”,工青衣,人称“硬腰正旦”。他的艺术造诣较深,人缘极好,与众多名艺人交往甚厚。当年在陕西、兰州红极一时的名艺人筱兰香、冯安荣、朱全盛等人,都是通过他的介绍加入新绛剧团的。

田迎春,稷山人,主攻花旦,系1953年新绛团举办的第一届戏曲学校科班生。她唱腔独特、扮相俊美,动作大方、表演细腻,1957年被调入晋南蒲剧院,以《杀狗》《麟骨床》等唱红三晋大地。在怀仁堂、政协礼堂为中央首长演出,她受到了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王来喜,工老旦,早年拜名丑董长宝为师。他出身梨园世家,戏路宽广,文武皆备,被称为“舞台多面手”“前场消防队”,一夜之间可在几个戏里串演多个角色。

李琴娥,工青衣,国家二级演员,1951年加入新绛蒲剧团,拜筱兰香、马小润为师。她的表演温柔细腻、稳重大方,形成了“以声传情,情注于声”的独特风格。1960年,她被调入晋南蒲剧院青年团。

早期的新绛蒲剧团十分重视培养实习生,郭进才、董宽成、牛运生、李琴娥、郭翠芳、曹金生、苏满囤、姚吉成等,均从中受益匪浅。

1953年,剧团办起了第一所戏校,由孙复荣领导,姚恒春、靳古雷、李庆轩、贾月亭、吴福龙、冯占奎、牛喜成、王新喜等带课,筱兰香等定期辅导。戏校先后培养出田迎春、王石头、王英山、李麦锁、吕管管、薛虹及鼓师李森、郭进福等演艺界名流。

后起之秀靓丽蒲乡

武俊英,国家一级演员,主攻小旦,1956年生,新绛县横桥乡人。1968年,她加入新绛剧团,先后主演了《深山问苦》中的“常宝”、《前进路上》的“插队女青年”、《杜鹃山》中的“柯湘”、《红灯记》中的“李铁梅”、《朝阳沟》里的“银环”等。

1976年,武俊英在原运城地区第一届戏剧会演中扮演《逼上梁山》的“林娘子”,获得了优秀青年演员一等奖。作为新绛蒲剧团“文革”后的“首席”演员,她成功塑造了《窦娥冤》中的“窦娥”、《打金枝》中的“金枝女”、《玉蝉泪》中的“曹芳”、《白玉楼》中的“白玉楼”、《送女》中的“周兰英”、《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等。

武俊英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发音自然流畅,富有歌剧情韵,其唱腔圆润、委婉动听,吐字清晰,声声人耳。她在《送女》《苏三起解》中的唱段,已成为蒲剧经典,被广大观众称为“俊英腔”。

人常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专家们大多认为,“俊英腔”的产生与武派艺术之演进,既有天才与创造的偶然,也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众望所归之使然。正是这自身才气与蒲坛灵气之融汇,名师教诲与社会勉励之氛围,谱写出不同凡响的艺术人生,开创了当代蒲剧唱腔改革的新纪元。

1986年,武俊英被调入运城市蒲剧团。1987年,她以《苏三起解》中的精湛演唱,一举夺得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主演的五集戏曲电视连续剧《西厢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荣获全国“飞天奖”、第六届金唱片奖。

贾菊兰,国家一级演员,12岁考入新绛县西马村戏剧学校,主攻旦角,也是蒲剧大师筱兰香的关门弟子。1995年,她进人新绛蒲剧团后不久,先后主演了《白玉楼》《四进士》《游龟山》《漂来的媳妇》《打神告庙》等,深得观众青睐。

1998年,贾菊兰调入运城市蒲剧团。她扮相俊秀、做戏儒雅,嗓音圆润,擅长用娴熟精彩的水袖功、双手书画等特技刻化人物性格。其成名剧目有《青丝恨》《陈三两》《火焰驹》《意中缘》《狸猫换太子》等。2003年,她一举夺得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栏目戏曲擂台赛年终总擂主。2004年,她获得第二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金奖。

2006年5月,贾菊兰表演了双手书法绝活后,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激动地说:“这是第一次看到地方戏,第一次看到戏剧与书法结合,并出自一个人。”2013年5月,她凭借一曲精妙细致的蒲剧《青丝恨》,摘得了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运城市第七位“梅花奖”得主。

2013年2月,贾菊兰参加中国(山西)斯里兰卡文化交流团赴斯演出,完成了蒲剧艺术在国外舞台上之首秀。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曲润海先生慧眼识珠,欣喜地作了“菊兰真不假,双管见娴雅。长袖舞情韵,声色动千家”的积极评价。

田娥,国家二级演员,主攻正旦。她自幼酷爱戏剧艺术,1975年加入新绛蒲剧团,拜筱兰香、贾月亭、毛敏兰为师。田娥身段洒脱,发音独具特色、唱腔委婉动听,而且清晰无阻、穿透力强。她在《教子》中饰演的王春娥,唱得台下鸦雀无声,使观众沉迷其中,其代表剧还有《十告状》《断桥》《包公赔情》等。

赵天成,工须生,国家二级演员、导演,早年拜实力派须生郭丙森和阎逢春嫡传弟子王水玲、陈章管为师。他勤奋好学,15岁与武俊英联合主演样板戏《杜鹃山》和折子戏《前进路上》等剧,在1980年原运城地区“优秀青年演员会演”中获一等奖。他兼职导演后,为剧团排导了《母与子》《家庭公案》《汾河湾》《火烧绵山》等30余本戏,多次获得运城市“优秀导演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作关系,笔者与新绛蒲剧团多有交往,与著名老艺人筱兰香更是好朋友。在接待他们演出过程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一股无处不在的团队力量:他们纪律严明,步伐整齐,不论男女老幼、资历深浅,均不顾寒暑的奔波,不分昼夜地练功,热情地为剧场打扫卫生,给观众端水送药……

这些年来,新绛县蒲剧团坚持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不会忘记,正是那些风餐露宿、四海为家的老一代文艺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为人民群众奉献了无比真诚的爱,浇灌出枝繁叶茂的梨园长青树。

1947年新绛解放后,人民政府将组建不久的“杨虎山班子”改造成了“绛南县人民蒲剧团”。翌年,其更名为“新绛县人民蒲剧团”。70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团上下齐心协力、砥砺奋进,涌现出牛瑞亭、杨虎山、田郁文、冯安荣、朱全盛“五大台柱”,以及田迎春、李琴娥、乔锡铭、武俊英、贾菊兰等中、新生代名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姚俊虎/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绛县蒲剧团群英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