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5-25 11:39:42

张亲枝写了一本有关家乡与留守儿童的书

上大学的时候,张亲枝通过新闻知道了一个词——留守儿童,后来慢慢熟悉这个词,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她发现自己原来也是一名留守儿童。

张亲枝是家里三辈人中唯一的女孩子,自小有哥哥、弟弟宠着她,性格有男孩子的直率,又不乏女孩的敏感。

人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童年的快乐总是那么单纯、美好,偶有的哭泣和不愉快,现在回头看,想来难以释怀的可能就是每次和父母分离时的不舍。

在张亲枝小时候的记忆里,父母总是在外面打工,每年正月十五一过,快乐的年过完了,父母也要走了。常常一走就是半年或是一年,偶尔回来,也是帮忙收麦子或是收秋。

让张亲枝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去北京过年。那几年,父母总是在北京打工,张亲枝对传说中的北京好奇极了。每次父母回家,她总会问:“爸爸、妈妈,北京是不是特别远、特别大,是不是有天安门?”父母攒了一些积蓄,就想着带孩子来看看天安门。

第一次出远门的激动、第一次和父母的旅程,这一切都让张亲枝小小的心雀跃着,“那份骄傲至今难忘,我和哥哥在当时的班里,应该算是走出家门最远的小孩了”。

张亲枝很是感恩这段经历,正是看过了外面的世界,才有了奋进的动力;正是因为父母的付出,她才有书读,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张亲枝庆幸自己属于留守儿童中相对幸福的一部分人。虽然童年稍有遗憾,父母不能常常陪伴在身旁,但身边有很多爱自己的家人,给了自己更多的温暖。

张亲枝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她带着父母的骄傲和企盼走出去了,同时也牵挂着家里的无数人。

一个女孩子出外,家里人最多的就是叮嘱的话,张亲枝说:“这辈子和爸妈说得最多的话,就是‘走了’,其他的话题都说得比较少,总是在分离。”

当年的毕业季,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自己对未来的畅想,心里产生了一个不为人说的愿望:写一本关于留守儿童的书。

惦念家中人

大学毕业后,张亲枝外嫁到了山东潍坊,离父母的距离更远了一步。有了小家,一份爱分成了两半,不是想回家看看就能回家看看那么容易。2009年,女儿的出生让张亲枝开始感受到一个母亲的不易。对女儿难以割舍的爱,让她明白了当初父母出外谋生的决心和痛楚。

“如果不是生活在他乡,我不会有这份对家乡沉沉的惦念”,张亲枝心心念念着远在万荣的父母、亲人、朋友,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让她这个在外乡的人无比想念,除了守望、怀念,她觉得自己应该为家乡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当时一个“守”字反反复复出现在张亲枝的脑海中,“守护孩子的成长,守望家乡的传统与建设,守卫心中的梦想,以及守护我们共同经历过的童年与青春记忆”,张亲枝写下了这段文字,成了这篇文章的开头。2014年冬天,张亲枝开始动笔,历时两年,2016年12月完成小说定稿。

小说《守》以主人公金芝成长为主线,描写了女孩一路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女孩从小山村走出,成年后梦想着回乡创业的故事。其中父母外出打工给金芝造成的情感缺失是难以弥补的,这也是张亲枝想告诉年轻父母的事,让他们意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的重要。

书中金芝的经历大部分脱胎于张亲枝的生活,她希望铺陈开自己的成长经历,可以作为一面镜子,映射出更多的留守儿童家庭。张亲枝在书中也融入了众多晋南的风土人情、婚丧习俗,包括对自己家乡庙前村的秋风楼、娘娘庙等文物古迹的描写,她想让更多的家乡人能够在书中找到成长的影子。

写作的过程,仿佛是把成长打开的过程,用文字又温习了一遍儿时的过往,有温暖、有苦涩。谁也没想到儿时的记忆可以如此之深,深到让张亲枝惊讶,也让她的父母感到震惊;谁也没想到故乡的风俗可以如此入骨,写开来就不想再收回那些画面。

离乡久远,更觉故乡之亲切。家乡的水、家乡的人,都永久地镌刻在了张亲枝的脑海中,她理解了“近乡情更怯”,也知道了什么是“落叶对根的情意”。

回馈家乡事

张亲枝终于实现了“写一本有关家乡与留守儿童的书”的愿望,但她并未满足。“故乡不仅是用来守望和怀念的,更是希望她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好、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文明。”

小说《守》的结尾,“金芝”走出黄土地,求学、工作,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回首家乡辛苦劳作的亲人们,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想法,这也是张亲枝的心愿,“我想呼吁走出去的家乡人返乡建设家园”。

张亲枝联系了家乡的山西慈善博物院“关爱儿童”之家、“故乡万荣”微信公众平台,将目前所售书款捐助给了留守儿童,并作为爱心妈妈认领了一名困境中的留守儿童长期帮扶。她还在朋友圈帮忙销售万荣的水果,认领了贫困户的爱心梨树,为家乡做着一些小小的公益。

张亲枝《守》捐赠的书款并不多,但对她意义重大,一是完成了她自己的一项人生愿望;二是给女儿树立了榜样,让孩子勇敢做追梦之人;三是希望可以通过文字的力量助力家乡发展。

认领的留守儿童,张亲枝每个月都按时汇寄生活费,女儿把他当哥哥。今年中秋节,除了邮寄了礼物,九岁的女儿还写了第一封信和哥哥交流。

“每次他在视频中喊我张妈妈的时候,都让我觉得既幸福又心酸。”张亲枝说,这种帮扶只是暂时缓解孩子的缺爱心理。

她认为,对接爱心妈妈和组织的相关活动给孩子情感上的关爱,可以弥补留守儿童的遗憾,但更多贫困家庭的具体情况是,孩子有记忆以来,从来没见过父母。没有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必将给他们的成长留下难以消除的心结。这就需要有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现有的监护人定期沟通、提醒。所以,留守儿童长期抚养的监护人才是重点要关注的。提升监护人的认知与沟通能力,就是有效地帮扶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在很多乡村大面积存在,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现在的乡村,单凭土地收益已经无法很好地养活家庭,加上附近又没有太多加工产业或新兴产业带领大家谋出路,所以很多年轻父母外出打工,造成了乡村的主要劳动力大量外流。

孩子是家乡的未来和希望,看着家乡那么多被留守的孩子,除了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张亲枝总琢磨着还能做些什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很多的地方都在大力进行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张亲枝看来,家乡很美,山青水绿、瓜香果甜,如果有更先进的理念助推家乡的经济建设,把孩子的父母留下,他们就可以在家门口挣到钱,可以多回家陪伴孩子。比生育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只有提高父母的情感认知,才能维系好一个家庭。

张亲枝觉得,是不是可以联合一些在外的有识之士,一份建议也好,一个投资项目也好,一个工作室也好,一个销售渠道也好,大家组成一个智囊团,用互联互通的理念来助力家乡发展。

张亲枝想呼吁从家乡走出来的更多有情怀、有建设家乡愿望的人,一起来为家乡出一份力。


薛丽娟/文


张亲枝简介:

张亲枝,1983年出生,运城市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人,小学至初中就读于庙前学校,高中就读于万荣中学,后考入天津警院,在校期间自考南开大学,现在山东潍坊工作,是山东广潍集团的一名行政总监。

她从小喜欢写作,上大学期间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校刊,工作期间将多篇工作与生活感悟发表在公司的集团报刊。《守》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她将对家乡沉甸甸的思念凝结成《守》,并希望用《守》换来对家乡留守儿童的守护。

10月24日,记者通过电话和微信采访了张亲枝,她讲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故事。

张亲枝说:“我不是名作家,书不是畅销书,只是希望能够用小说完成对家乡的回报。”她希望通过这本书,让社会上的爱心人士能够更多地关注到留守儿童的成长。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亲枝写了一本有关家乡与留守儿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