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5-25 11:47:25

《大河之东》作曲杨小强答记者问


28日、29日,大型鼓乐舞诗《大河之东》在省城太原隆重上演,受到广大观众热情关注。音乐是激发人心志的重要艺术门类,《大河之东》奉献给人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要传递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记者采访了该剧作曲、近年来在民族音乐、非遗传承中颇有建树的音乐人、西安市学科带头人、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作曲家杨小强。

1974年出生于陕西汉中的杨小强,正处于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自幼学习音乐,1998年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钢琴系,1997年从事音乐制作、创作。其创作制作的作品多次荣获原文化部各类奖项。如,2006年创作制作杂技音乐《抖空竹》荣获原文化部金狮奖,并荣获国际杂技节金奖。2007年创作歌曲《圪梁梁》获原文化部群星奖。创作舞蹈音乐《biangbiang面》在全国中学生艺术展演中荣获教育部金奖。2009年创作歌曲《忘秦》获原文化部群星奖。2012年创作舞台剧《关中八景》音乐公演近百场。2013年创作舞蹈音乐《妈妈的呼唤》获原文化部群星奖。2013年创作实景旅游剧目《石泉十美》音乐,参加陕西省艺术节荣获优秀剧目奖。2018年创作舞蹈作品《挂红灯》《俊脸脸》入选全国优秀作品展演。

记者: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台鼓乐舞诗的音乐形象。

杨小强:这一台演出精心打造了近三个月,有了今天的面貌呈现。演出从头到尾,还是以绛州鼓乐为总基调。一些旋律取自晋南的蒲剧素材,比如:杨柳青、走绛州、米糖人、秦王点兵、厦坡滚核桃、关公出征等。尤其是关公出征,非常震撼。鼓乐,鼓舞人心的音乐,因此整台晚会比较动人心魄。

记者:创作过程困难吗?

杨小强:还可以。为了创作这台演出,我曾经到运城采风,有三四次。每次来都要到运城各县(市、区)去观摩当地的演出团队演出,当然主要是鼓乐演出。每次采风虽然只有一两天,但是掌握了河东鼓乐的旋律和特点。河东鲜明的鼓乐特点,一听就能记住。当时我们还听了些民间小调,这些元素都用于创作中了。

每次采风结束,我们的团队就要去开创作会,大家一段一段地聊,让音乐沿着本子的主脉络发展,集体商量将音乐元素用于作品中,服务作品的整个叙事。

记者:演出想要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效果?您觉得达到预期效果了吗?

杨小强:整场演出定的基调是绛州鼓乐的东西,振奋人心是表面的效果,深层次的完成还是一种传承。因为演出中不仅有绛州鼓乐,还有花鼓等艺术品种,从头至尾是记述一种鼓乐的发展脉络,其中有传承,当然还有创新。

要说到效果,我个人感觉,完成百分之八九十是没有问题的。展示与我们的创意是相吻合的,表达的效果也是让人比较满意的。相信观众朋友看后,也会从传统音乐中感受到现代音乐所没有的东西,有一些不同的领悟。

记者:您对运城的演职人员印象怎样?

杨小强:我感觉运城的同志非常敬业。从宣传部门的干部到运城市文工团的同志,他们的那种勤恳、精细、吃苦耐劳,让我非常感动。

从开始采风起,我们的创作得到了当地宣传文化部门同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每次观演,他们从演员组织、节目排练,到场地安排,均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所以我们的创作不是孤立的,作品其实是运城宣传、文艺、文化及一线演职人员、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节目所展现的,是整个河东大地儿女的精气神。

我印象深刻的是运城市文工团的团长裴鸣,我们每次将创意的落实,都要靠他和团里的同志们来实施。我每次与他交流,都能感觉到他那颗想要将演出水平表现到最高、演出效果达到最好的热心。我觉得这些愿望与念头都是有能量的。如果说我们创作了作品,给了创意与节奏、旋律,那么运城的同志则用他们的一丝不苟和二度创作,给了节目灵魂与更丰满的生命力、更生动的面貌。

记者:您创作过许多音乐作品,而且反响还很好,此次创作《大河之东》有什么感悟?

杨小强:我虽然不是山西人,不是河东人,但是汉中自古以来与河东就有许多交集互动,我们的许多民俗、信仰、艺术是一致的。这次完成《大河之东》的创作,我对河东这块热土的艺术、人民、风骨了解更多了,我感觉自己深爱着《大河之东》,对河东这块土地也增加了更多的认识与感情。

张建群/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河之东》作曲杨小强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