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5-25 12:03:30

《大河之东》执行导演杨伟信


在大型鼓乐舞诗《大河之东》排演现场,舞台旁总会有一个身影,拿着对讲机,对演员的眼神、动作进行调度。他就是杨伟信——《大河之东》的执行导演。

生于1974年的杨伟信是万荣人,也是运城市文工团的舞蹈编导,2017年《大河之东》开始筹备初期,他就是主创团队成员之一。从前期筹划到后期排练,他一直在现场,需要对导演组的意图进行传达,同时对道具、舞美、服装等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传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和演员共同感知运城文化

运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文化非常丰富,时间跨度非常大,因此,要从十万年前到现在这一基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将运城有特色的民间文化整合起来,融入一个半小时的表演,难度可想而知。

这次演员年龄跨度大,上有70多岁的民间艺人,下有4岁的孩童,主要演员大部分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有限。要想更准确地呈现运城民间艺术的面貌,就需要杨伟信和这些年轻演员不断摸索。

“比如序幕要体现的‘黄河’,而黄河岸边先民们古老的生活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在咱们运城临猗、永济等地,还有先民们遗留下的痕迹,如扎马角、血故事、背冰等。”他说,“还有一场《祈雨》,这是咱们运城风俗的一种展现,但现在好多人不知道这个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他们当时的心态是什么。”

为此,杨伟信就带着演员们去实地考察、感受黄河岸边的生活,去体会先民们希望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些都体现了过去人们面对大自然的灾害,无能为力时的一种精神状态,祭祀、游戏等,是当时的一种艺术形态。”他说。

此外,杨伟信还会给演员们找一些影视、图片资料,包括南风广场浮雕上的人类动作,为演员们讲解其背后的意义,让他们去逐个了解,再一遍遍彩排。

要把每一次排练当成实战

剧组的所有演员,杨伟信都十分熟悉。在设定初期,主创团队会先在纸上“排兵布阵”,根据内容安排演员的出场,提前做好规划。同时演员就位后,也要对灯光、舞美、音响等进行协调。也因此,他需要熟悉每一名演员表演的部分,并要保证每一名演员的演出质量。所以他一直在演出一线和演员一起随时随地排练。而每次排练,他都会细抠到演员的动作和眼神上。

“现在大家在电视、网络上都能看到高层次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排练时就要求演员想象下面有观众,展示自己最真实的情绪、最真挚的状态。”他说。

在现场,杨伟信会不断启发演员、引导演员,挖掘演员的内在潜能。有的演员无意中做到一点,他就会马上把这个提炼出来,放大,让其他演员一起去学。排练的时候,他会让演员们听听音乐,有时还会让他们即兴练习,让他们慢慢地悟,找到身体最本源的一种状态。

剧中的一些演员,有的要出演四五个节目,少的也有两三个,所以,如何保证演员们按时出场,杨伟信需要不断协调。“最紧张的时候,演员三分钟之内要在舞台旁换好一整套服装,包括头饰、鞋等,衣服不好脱,我们就安排几个小演员在一旁,以便随时把他们的衣服拽下来,完成换装”。

成功离不开所有演职人员

杨伟信介绍,国家艺术基金对《大河之东》的定位是跨界融合,“现在杂技、戏曲、武术、舞蹈等艺术形式融合十分广泛,而能将鼓乐和舞蹈、诗歌、戏剧等融合在一起,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种创新。”他说,如何能用鼓乐去呈现舞蹈,是有一定难度的。

“鼓乐和舞蹈是跨行业的,如何能把两个专业的契合点结合起来,我们需要不断尝试,也做过很多实验。”他说,在全体人员反复的探索中,才有了今天《大河之东》的完美呈现,这离不开所有演职人员的付出。

一路走来,杨伟信感受最深的,便是《大河之东》就像一个大工程一样,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精准。“部门之间衔接的环节非常多、非常复杂、非常细致,这就需要我们反复磨合。”他说。

如今,这部剧已经先后成功在深圳、上海、西安、太原等地演出,获得良好的口碑。每一次演出,对于杨伟信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同时,也可以看看其他地方的剧目,取长补短。

“每次演出,我们都在不断完善,让剧目表达得更准确,挖掘得更深入。”杨伟信说,“我们运城古老的文化是非常有冲击力的,所以我们希望这部剧给运城人带来的是熟悉和亲切,给外地人带来的是视觉上的震撼。”

《大河之东》是近十年来运城市文工团排出的,一出真正反映运城深厚底蕴文化的大型作品。在杨伟信看来,这既是他们作为运城文艺团体对运城文化发展作出的一点小贡献,也是他们的责任。未来,他们将继续精进剧目,不断创新,为运城文化事业发展继续助力。

王捷/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河之东》执行导演杨伟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