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_运城非遗文化遗产
绛州剔犀技艺为雕漆工艺之一。雕漆始于唐代,剔犀定型于宋代。其技艺是将朱、黑、黄等两种或三种色漆,在器物表面上有规律地一层一层堆积起来,达到一定厚度后,用“v”形刀雕刻花纹,因其花纹刀口侧面处显现如同截开的犀牛皮质的断面层次,故名剔犀。
绛州剔犀制作工序繁杂,技艺要求严格,从选料到裱胎、灰胎、髹漆、制图、雕刻、推光等工艺流程都必须一丝不苟。其造型考究,古朴中不失典雅,古意中蕴含华贵,堪称“中国一绝”。
项目类别:传统技艺
项目名称: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
保护单位:新绛县绛州漆器研究所
公布时间及批次:2011年5月(第3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