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景与情(散文)_刘怡琳
三月末了,我坐在家中的阳台上,贪婪地吮吸着阳光。不远处柳枝已经抽芽,还有和我一同享受暖阳的樱粉桃花,撑起了整个春日的温柔。我伸了个懒腰,决定好好看看这人间清明。清明,仲春与暮春之交,逝者与生者之交,这两个字光是看一看就很标致。清明到底长什么样子,没有固定标准。或许有人觉得清明是悲怆而苍凉的,烟雨蒙蒙是逝者的叹息和泪水。古往今来描写清明的散文、古诗大多也都是凄凄寂寂、忧伤怅惘的,这是人类文明赋予清明的韵味。但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节气,因此清明也有大自然赋予其的韵味。渐渐浓郁的春日气息,摇曳多姿的金黄色油菜花,绿意盎然的乡间小路上,老奶奶搀着老爷爷一摇一摆相伴而行,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小时候,由于贪玩,我喜欢各种放假的节日,清明节也不例外,因此我对清明没有什么特殊感受,对清明的认知也就仅限于那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无忧的岁月里,倒也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诗的意蕴。长大后,渐渐体会到世间百态,因此对清明节也有了不同的感受。清明于我而言既是踏青时看到万物复原、生机盎然而感到的快乐,又是祭拜时的思绪万千、淡淡悲凉。这悲凉大抵来自于春日的万象皆已更新与逝者却不能复还形成的鲜明对比。
我是每年清明节前后都要回老家祭祖踏青的,老家距离城市不远,开得快的话两个小时的车程足以。一路上,桃花开得绚烂,一年之中也就仅有这个时候我才能看到如此灿焕的桃林,偶尔路过几家草莓采摘园,几名商贩在路边叫卖,倒是别有一番风趣。
村子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柴味道。去爷爷坟前的路上时不时会看到三三两两拿着铁锹的村民,想必一定是刚上完坟回来。爷爷的坟很好认出来,坟旁的冢木已拱,坟上的迎春花挨挨挤挤,像是一层金黄色的被子披在坟上。
我的思绪晃回了小时候,我总是骑在爷爷肩头,缠着他带我去商店买零食,爷爷的口袋也总是塞满了零钱满足我的小欲望。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爷爷早已成了一抔黄土,但记忆中的爷爷始终鲜活,不曾褪色。
因此我之所以如此喜爱清明,不仅仅是因为清明时节万物生光辉带给我的视觉盛宴,还因为其对我精神层面的升华,让我可以真正静下心来悼念已故之人,从而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热爱生命,如同这清明时节努力向阳生长的植物,活得光彩绚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