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8-6 10:29:15

河东赵绰舍命守法度


赵绰舍命守法度 (资料图)

赵绰,字士倬,河东郡河东县(今山西运城永济)人,在隋文帝朝先后担任大理寺正、刑部侍郎等官职,以“执法宽宥,断狱以情”著称,深受隋文帝器重。

天下大信不可失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周建隋,经过艰苦卓绝的8年,终灭陈统一全国。但各地仍然隐藏着部分反隋势力,且治安也不太好,史书称“盗贼不禁”,为此杨坚很苦恼,他试图通过严刑峻法来减少犯罪。身为刑部侍郎的赵绰进谏:“陛下推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且法律者天下之大信,难道可以失掉吗!”隋文帝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赵绰反对最高统治者因个人主观臆断随意更改法律,及时地保护了法律的公信力,是依法治吏、依法治民的前提。

舍命护法为正义 赵绰为了维护法律的正义,多次面临生死抉择,仍然不改初衷。有一次,刑部侍郎辛亶,听说穿红裤子可以官运亨通,于是穿着去上朝,隋文帝询问后震怒,认为这是在蛊惑人心,下令杀死辛亶。赵绰却严词拒绝,说:“依据法律,辛亶不应该定为死罪,我不敢奉旨。”隋文帝异常愤怒,恐吓道:“你是只顾怜惜辛亶而不怜惜自己了?”言外之意:“你这样忤逆我的意志难道不怕死吗?”然后让左仆射高颎将赵绰拉出去斩杀,没想到赵绰却回答:“宁可让陛下杀死我,也不能杀死辛亶。”在赵绰脱掉官服就要被问斩的时候,隋文帝想看看赵绰是否后悔了,便派人询问:“到底怎么样?”没想到赵绰却说:“执法一心,不敢惜死。”隋文帝虽然当时很生气,拂衣而入,但是不久就释怀并赏赐了赵绰,毕竟“佳偶难觅,良臣难得”。赵绰违逆皇帝的意愿判决案件,直至死亡降临都不改初心,其淡泊生死、唯法是从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隋初经济秩序一度混乱,隋文帝希望用铁腕政策整顿金融秩序。有一次,有两个人违背禁止使用劣质铜钱的禁令,在大街上用劣质的铜钱换好钱,被巡逻的人抓住并报告给隋文帝,隋文帝下令全部杀掉。赵绰得知后进谏道:“这些人应该实施杖刑,杀掉他们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隋文帝不悦地说:“不关你的事。”没想到赵绰并不识趣,说道:“陛下不因为我愚笨,把我安排在司法部门,现在想随便杀人,怎么能不关我的事?”皇上继续说:“摇不动大树,就应该退下!”表达自己心意已决,希望赵绰知难而退。没想到赵绰针锋相对道:“我想感动苍天的心,岂止是能撼动大树!”隋文帝威胁道:“喝汤的人,觉得热就应该放在一边,天子的威严,你想挫败吗?”告诫赵绰不要试图挑衅他的权威。没想到赵绰虽不再争辩,却改为行动表示,他跪下不停地向前移动,即使皇帝呵斥也不停止,搞得隋文帝拂袖而去。后来治书侍御史柳彧又上奏切谏,隋文帝才废除了这一诏令。赵绰拼死“固争”,争的不是这两个罪犯的命,更不是出于个人的私谊,而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在自己的性命与法律的尊严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所以他的拼死“固争”实际上是舍命护法。

一把尺子量到底 隋文帝时,大理寺掌固来旷极善于钻营,他迎合隋文帝想铁腕治国的心理,上书说大理寺执法官吏对囚犯量刑定罪太宽。隋文帝认为来旷忠诚正直,让他站在五品**的行列中参见。尝到了甜头的来旷,又诬告大理少卿赵绰违法释放囚徒,隋文帝派人查验发现根本是无中生有,因此非常愤怒,下令将来旷斩首。赵绰得知后苦苦谏诤,提出按照法律来旷构不成死罪,隋文帝不愿搭理他就直接回了屋。赵绰假装说:“我不再申诉来旷的事情,还有别的事没有来得及奏闻。”见到隋文帝后,赵绰再拜奏说:“我犯了三项死罪:身为大理寺少卿,没能管制约束住掌固来旷,使他触犯了朝廷刑律,这是第一;囚犯罪不当死,而我不能以死相争,这是第二;我本来没有别的事,而以谎话,求见陛下,这是第三。”隋文帝听了他的话,脸色逐渐缓和下来,来旷得以免除一死,被流放到广州。按照人情世故的常态,对于一个诬陷自己的人,许多人恨不得构陷者下地狱万劫不复,可赵绰却为了营救构陷自己的人不惜触怒最高统治者,因为在他看来,法律是天下的公法,不能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仇人而严厉,也不能因为面对的是皇帝的威严而软弱,要一把尺子量到底。

梁丽红/文(《天津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东赵绰舍命守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