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8-15 09:00:29

运城市沿汾河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侧记

滔滔汾河,始出管涔,一往无前、自强不息,哺育着河东儿女,滋润着良田万物……

加快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是《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五条绿色走廊”重大决策部署,更是贯彻落实《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的生动实践。市水务局作为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的牵头部门,主动出击,率先垂范,以党建为引领,以项目为支撑,以十大行动为引擎,加强部门协作,采取硬核措施,示范带建设如火如荼,谱写着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的“水务担当”。

——党建引领“把方向”。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建为引领,“三个维度”把牢政治方向。一是提升政治站位,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汾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有关要求,把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作为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二是坚持党建引领,深入贯彻省委、市委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有关精神,把党建工作与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融为一体,把“五面红旗”飘扬在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工程一线。三是落实政治责任,在狠抓“控污、清淤、增湿、调水”的同时,建设汾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汾河旅游公路五大系统,力争早日在流域内重现山水相依、林泉相伴、河湖相映、溪水长流、湖光山色的田园风光。

——部门协作“聚合力”。市水务局主动协调市直9个部门,联合沿汾4县(市)齐抓共管、整体谋划、强化措施,系统推动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细。一是树立“一盘棋”思想。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涵盖面广、工作量大,市直9个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各自职能,细化责任分工,强化协调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千方百计破解示范带建设中的难题,确保示范带建设高效顺利推进。二是形成“一整套”机制。建立分工负责、清单管理、督促检查、问题整改长效工作机制,细化量化具体项目、工作完成时限,形成完整工作闭环,确保部门无缝衔接、环环相扣。三是坚持“扑下身子”抓落实。建立领衔领导制度,用“关键力量”抓好“关键工作”,确保示范带建设顺利推进。

——十大行动“铸引擎”。坚持续建项目和新建项目相结合、防洪项目和文旅项目相结合、高质量发展和项目建设相结合,高质量谋划项目、高效率推进项目、高品质服务项目,今年先后印发了《加快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开展2022年十大行动实施意见》和《建设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2025年近期规划目标(讨论稿)》,通过十大行动为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增势赋能,打造示范带建设的强劲引擎,力争将汾河流域建成三晋腹地植被葱郁、水流清澈的“生态长廊”“绿色长廊”。截至目前,涉及防洪能力提升、水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汾河旅游公路、文旅融合提升、水资源管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八大行动共谋划项目47个,总投资57.49亿元。其中,新建项目31个,续建项目16个。目前开工项目34个,完成投资7.7亿元。

——硬核措施“促落实”。为进一步提升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标准、质量和效率,市水务局从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严格督导考核3个方面入手,全力提升工作实效。一是“军事化管理”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汾河度汛安全,市水务局和沿汾4县(市)自加压力,共同努力,仅用1个多月时间,全线40公里的汛前应急工程全部完工,完成土方填筑406万立方米,初步补齐了防洪短板。二是推行日碰头周调度旬观摩机制。万荣县超前运筹、率先开工、示范带动;河津市主要领导坚守一线,坚持问题导向,配足人力物力、优化施工组织;新绛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工包联,加快工程推进;稷山县干部下沉一线齐发力,提出“三个明确、五个专班、三项措施”工作思路。三是以“四不两直”全方位督导。针对汾河40公里汛前应急工程任务艰巨的实际情况,市水务局成立工作专班,采用专业指导和平时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聚焦目标“绘蓝图”。聚焦汾河流域“水量丰起来”这一目标,按照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要求,实施汾河干支流防洪工程水毁修复、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汾河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先后移除片林4172亩,河道内阻水农作物调整6.4万亩,进一步涵养沿汾流域水源。聚焦汾河流域“水质好起来”这一目标,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加大汾河流域环保督办和沿汾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水质自动检测站的作用等,不断提升汾河水质。聚焦汾河流域“风光美起来”这一目标,深度挖掘沿汾古堆泉流域文化、稷王文化以及后土祠等文旅特色,在汾河两岸目光所及之处,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努力推进汾河生态治理保护与文化旅游建设有机融合。稷山县汾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建设中的一个典范,已经初具规模。新绛县万安镇每年举行的桃花观光交流会,累计接待游客超过60万人次,农业搭台、文化唱戏、文旅融合、农民增收的综合效益作用已发挥,成为乡村农旅融合发展的一大亮点。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以“十大行动”为抓手,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协同有关单位加快推进沿汾旅游公路、绿化亮化、城市管网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美丽乡村、高标准农田等工程建设,续写山环水抱、岸绿水清、文脉延续、人鸟一家的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的新篇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运城市沿汾河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