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传现象”解读
高校教育如何服务地方发展?人才培养怎样实现需求导向?学生就业为何能够捷足先登?请看一所应用型高校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探索实践—— 只有根植泥土,才能大树参天,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对我国当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更是一个严肃而紧迫的时代性课题。今天,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不仅要看他们来自哪所高校,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成才教育——
阅读提示
近年来,山西传媒学院由于自身教学成果在国内外各种评选中殊荣不断,各项成果呈现出井喷式爆发,被业内誉为“山传现象”。日前,记者走进这所应用型高校,就“山传现象”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这些云端之上的辉煌,其实都是源于泥土之下的滋养。在这里,一种突破大学围墙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悄然生成。
四个100%
●成才率100%
●就业率100%
●优秀率100%
●行业对学生的认可度100%
一个系的四个100%
开学了,这是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入学教育课的一个场景:
该校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申明远面目严峻地站在台上,大声质问:“你们是不是垃圾?承认不是垃圾的站起来。”后排个别胆大的男同学不服气地站了起来。
“难道就这么几位承认自己不是垃圾,其他人都承认自己是垃圾了?”
短暂的沉默之后,所有的学生都齐刷刷地、愤怒地站了起来。
这种情形,艺术设计系的新生们都经历过,对此,申明远告诉记者,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并不能证明他们智商、情商低下,而是因为多年来从未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又导致其形成缺乏自信、得过且过的行为习惯,在进入大学后,他们既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更不相信自己能学有所成,所以,对这些学生必须进行一场真正的淬炼。
山西传媒学院艺术设计系2012级学生申赟这样描述自己的高考往事:“当我收到通知书的时候,我一点也没感觉到高兴。”像申赟一样,进入该校的大部分学生都刚刚经历过一次失败的高考,因为分数低,可供选择的学校太少,很多学生进入山西传媒学院并非得偿所愿,所以从入学那一天起,这些学生便抱定了“混”的想法。
令人想不到的是,同样是这群学生,毕业时,他们除了手中的毕业证书外,每位同学都拥有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设计。由于在品牌设计过程中经历了产品生产、策划、包装、营销的所有环节,为他们步入社会做了铺垫,所以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现实,这个系的学生却实现了四个100%——成才率100%,就业率100%,优秀率100%,行业对学生的认可度100%。
杨波是一名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当初他最大的遗憾是没能考入西南某传媒学院,碰巧在他工作后,公司有两位同事就毕业于那所他理想中的高校,在业务上的竞争对比之后,杨波发现上山西传媒学院是选对了地方。
办学特色
●定“性”在行业
●定“向”在应用
●定“格”在特色
●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本,构建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排名
●艺术学第71位
●戏剧影视学第23位
●新闻传播学第70位
一套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乔宝华是该校2011届毕业生,今天,她已成为公司的设计总监,谈起步入社会之后的感悟,她深有感触地说,在老板眼里,人才不问出处,无论你毕业于哪所学校,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如果没有学以致用的能力,一样会被老板辞退。而学以致用正是山西传媒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所在。
田浩是该校艺术设计系2013级学生,这一年,经教育部批准,山西传媒学院转为普通本科类院校,与学姐乔宝华相比,她的学业又增加了新的难度。这一届的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不能少于10万字的学习感想,并设计印刷成300页以上图文并茂的书籍。他们不仅要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设计,而且品牌设计不能停留在模拟阶段,必须在大四开学前就与生产厂家进行有效对接,并将完整的、有正规厂家包装的真实产品拿回学校,方可进行新学期的报到注册。也就是说,他们的设计作品必须直接与市场对接,形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谈及自身办学特色时,该校党委书记张汉静这样概括: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特色。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本,构建订单式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使这所应用型高校获得了非常规式的发展。2015年,在改制为本科不到3年的情况下,该校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被列为山西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尚无先例。目前,该校已建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6门省级精品课程。根据国家权威机构——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严格评估,全校10个本科专业中有3个五星级专业、4个四星级专业和3个三星级专业。在学科门类竞争力排名中,该校艺术学在全国710所高校中排71位,戏剧影视学在411所高校中排23位,新闻传播学在461所高校中排70位。该校文化科技园被山西省中小企业局认定为“山西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山西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被山西省科技厅认定为“山西省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近年来,山西传媒学院师生创作的作品在国内外殊荣不断,相继斩获第二届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大赛十佳公益微电影奖、2015中国动画“美猴奖”、第十二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金恐龙”大奖、“第17届全国设计大师奖”等,特别是由该校教师监制、2011届毕业生执导的电影《路边野餐》先后获13项国际大奖,由于各项成果井喷式爆发,被业内专家誉为“山传现象”。
文化扶贫
● 就扶贫而言,文化也是生产力,以品牌的方式把贫困地区的产品推出去,而不仅仅是原始的土特产
●“喜和合”品牌已进入市场运作阶段,当地农特产品正在统一纳入这一品牌化营销网络
一所高校与一个贫困县的“喜和合”
一位地方领导这样评价山西传媒学院:“这是一所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融合较好的高校。”
山西传媒学院院长王建国向记者介绍,围绕地方重大需求,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建立起了相应的专业、产业、设备、队伍、平台、产学合作等教学体系,实践证明,这条路选对了。
“喜和合”是该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又一项成果。
今年4月26日,山西传媒学院与永和县人民政府本着政校合作、精准扶贫的精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结成对口帮扶关系。协议约定,双方在文化产业扶贫攻坚、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这是山西省高校与地方人民政府签署的第一个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也是该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的又一次探索尝试。之后,山西传媒学院先后派出三批师生赴永和县开展实地考察,开展针对性合作项目,为永和县农产品品牌包装进行专业设计。
针对此次合作,申明远对记者说,长期以来,我国商业活动缺乏品牌意识,西方发达国家经常是有品牌无工厂,研发中心在本土,生产环节在国外,我们的情况恰恰相反,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贫困地区的情况更是如此。所以,就扶贫而言,文化也是生产力,要以品牌的方式把贫困地区的产品推出去,而不仅仅是原始的土特产。
程万军在永和县挂职副县长任期刚满,这位来自北京的年轻人告诉记者,导致贫困的因素很多,永和县农特产品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品牌影响力不够,自身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山西传媒学院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所学,对当地农特产品进行品牌设计,改变了当地传统市场观念,实现了产品品牌化营销,目前,该校师生设计的“喜和合”品牌已经进入市场运作阶段,当地农特产品正在统一纳入这一品牌化营销网络。
2016毕业季刚刚过去,由于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今年大学毕业生经受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未来,更多的毕业季还会如期而至,社会给予毕业生们的就业机会不仅是看他们来自哪所高校,更重要的是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成才教育?这正是“山传现象”带给我们的思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