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老人慢性便秘从生活习惯入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慢性便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老年人慢性便秘不仅常见,而且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已成为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为15%~20%,84岁及以上可达20.0%~37.3%,在接受长期照护的老年人中甚至高达 80%。慢性便秘通常表现为排粪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粪困难。排粪困难主要包括排粪费时费力、手助排粪、排出困难、排粪不尽感、肛门坠胀感等。尤其是老年人便秘的危害,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引发粪石性肠梗阻、肠壁溃疡、肠穿孔;诱发或加重痔疮、直肠脱垂;增加结肠癌风险;诱发或加重腹壁疝;引发精神心理障碍;导致尿潴留及尿道感染。
那么,如何防治老年人便秘呢?重点要从生活习惯入手。
一、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这是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础,因此,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的摄入 (≥25 克/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常口感较差,且老年人口腔咀嚼功能减退,难以下咽,应通过烹调工艺(细切、粉碎、调味等)制作成细软可口的食物。老年人应多食鲜、嫩的蔬菜瓜果,其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水分。
二、足够的水分摄入老年人对身体缺水不太敏感,要养成每天分次少量饮水的习惯,即使口不渴也要喝水。每天的饮水量以1500~1700毫升为宜,每次50~100毫升,多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三、合理运动、适当按摩散步、拳操等形式不限,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对卧床患者,即便是坐起、站立或能在床边走动,对排便都是有益的。每天早晚躺在床上,可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排便。
四、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帮助老人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并共同制定按时排便表,利用生理规律建立排便条件反射,每天定时排便。老年人可在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务必不要排便同时刷手机、读书、看报等。
五、保护肠道益生菌结肠内各种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菌等对大便的形成至关重要,益生菌的大量增殖,未被消化吸收或对身体无益的食物残渣才能在益生菌陪伴护送下排出体外。抗生素是益生菌的天敌,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务必不能滥用,使用后应及时补充益生菌如喝酸奶等。
六、中医药治疗中药(包括中成药制剂和汤剂)、针灸和推拿,经临床证实对治疗便秘有效,但须遵医嘱应用,谨防长期服用中药可能发生的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七、心理治疗加强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便秘的认知水平,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便秘是可防可治的。良好的心理状态、睡眠及饮食习惯有助于缓解便秘,对有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给予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存在严重精神心理异常的患者应转至精神心理科接受专科治疗。
老年人便秘往往病程迁延,初发便秘时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定期医院复诊,有助于跟踪病情。如出现症状加重,严重影响生活,应及时医院就诊,接受治疗。
湖南省人民医院周瑾容蔡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