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9-16 10:01:42

抚平生育焦虑的是真实与相爱

如今,随便刷刷手机,都能收获一堆“恐婚恐育小技巧”。但有时也会收获疗愈。

“95后”潮汕博主淦淦的1分钟视频,500万播放量,就一件事:沉浸式体验新手爸爸的带娃日常。点开评论区,一开始,评论里都充斥着围观他人的乐子。渐渐地,有人从别人的“高质量带娃”里看到了自己的局限。再后来,又从夫妻同心对付“冤种”的日常里,找到了理想的婚姻蓝图,甚至萌发了遇见一个人,组成一个家的渴望。在一片嬉笑中,对婚育的焦虑也在逐渐抚平。

□芒来

真实和相爱有强大的生命力

淦淦的快乐生活,从早晨睁开眼就结束了。

清晨6点,儿子扯开喉咙拉响“警报”。此时距离孩子上一次“大戏”才过去两个小时。

妻子小阿森还在酣睡,淦淦轻手轻脚抱孩子起床,边单手抱娃边刷牙。娃安静下来后,赶紧给他喂奶、穿衣、抱着他出门买菜,整个过程如同打仗,忙完已是中午。下午,则是看娃办公两不误。晚上给娃洗澡、穿衣服……忙完这一切,已是夜里12点……

网上流传两张照片,生娃前,他和妻子是高颜值神仙眷侣,11个月的带娃,又磨人又琐碎,人也日渐憔悴,双眼无神。可网友看到这一幕幕,却被神奇地疗愈了。日复一日的琐碎育儿日常,让大家看到了某种更加珍贵的东西:真实和相爱。

真实,是淦淦的黑眼圈、白头发。视频中,他每天不是被儿子逼得“发疯”,就是在“发疯”的路上。但有一幕:淦淦把娃交给妻子时,在她额头上一吻。让我们从鸡毛蒜皮之外,看到一种相濡以沫、脚踏实地的幸福。交接带娃的时刻,经常看到:这对夫妻如何变着花样向对方示爱。

学者梁永安说过,相爱会有创造力。不相爱的婚姻,最大问题就是婚后没有细节,生活没有情趣;相爱的婚姻,夫妻之间很活泼,做个饭都你一言我一语的。于是,越来越多的爱意和细节被创造出来,又进一步稳固了相爱的地基。不仅如此,爱意的表达,会激发更多的回馈和改变。

焦虑的根源 两种灾难化思维

淦淦之所以选择做奶爸,是因为父母总把一句话挂嘴边:“大男人在家带什么娃?”淦淦决心成为和他们不一样的父亲。

虽说父母上岗不需要培训,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付出爱的能力。如果在原生家庭中,只习得了不安和恐慌。那么对下一代,就容易走入两种困境:灾难化思维,过度期待。

灾难化思维是指“坏事永远会发生,并且永远会越来越坏”。这类人总把事情往坏处想,一旦真有坏事发生,就觉得“我完了”。

而过度期待,经常发生在缺爱的人身上。童年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成年后,便想在亲密关系里得到补偿,找一个无条件爱自己的配偶。而如果遇不到淦淦这样的“顶配”,给不起无怨无悔的爱,供不起每月高额的托幼费,就不婚不育。

给自己时间 学会如何去爱

其实,淦淦在儿子出生后第4个月,还迟迟没有进入当爸爸的状态,甚至经常用打游戏来逃避带娃。

但当他慢慢意识到妻子很不容易,加之妻子一家的开明、鼓励和接纳,让他看到家庭生活的另一种样子。于是,淦淦的认知和行为开始改变。

生活总是磕磕绊绊,起起落落。我们这一代人,也经常感慨养娃比父辈难。的确,娘胎里就要听名著,三岁就学围棋,一辈子都买不起的学区房……这一切,都在指向无尽的压力和焦虑。但必须承认,这些年来,真实的育儿环境其实是在变好。

现在我们“有资格”面临的这些烦恼,恰恰证明,这一代的孩子,比前辈们活在一个更好的世界。我们自己身上,就有体现。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思考如何才能成为给孩子幸福的父母,并为此努力:拼命工作,努力提升自己,选择优质伴侣,沟通合作育儿……

我们正在思考,如何成为更合格的父母,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而随之而来的焦虑,其实是在提醒我们:我还需要更多的支持,来完成这一课。

所以,生育焦虑有什么可怕的?不敢结,就给自己时间;不敢生,就给自己空间。没有人有资格对你生还是不生说三道四,只是别忘了觉察这份焦虑和恐惧,不要停止思考如何成为更好的人。(《中国妇女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抚平生育焦虑的是真实与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