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腔——河东非遗文化
线腔,民间俗称“线胡腔”,它源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早期的线腔即提线木偶戏,又称“吊线猴”,由艺人提线偶表演,配以唱腔。班社一般由三五人组成,以打板师傅说唱主要角色,称“说戏的”,其他提线演员唱配角,称“搭戏的”,保留了宋代话本讲唱艺术遗风。
现在的线腔即线腔戏,又称“东路线腔”或“河东线腔”,以演员代替线偶表演,继承和发展了早期的唱腔。线腔的唱腔结构为板腔体,属徵调式。线腔音乐分线腔调和乱弹调两大类。线腔的特色乐器大壳板胡、马锣(铛铛锣)“砧子”、 截子等。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线腔受到当地蒲剧、眉户等剧种影响,博采众长,形成了高亢清新、婉转缠绵的唱腔风格和独具一格的表演程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