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9-23 09:03:02

首届蒲剧艺术周刍议


古称“河东”的山西省运城市,日前举办了首届蒲剧艺术周。戏剧艺术周并不罕见,然而蒲剧举办这样包罗丰富、意旨明确的艺术周,多年来尚属首次。纵观这次艺术周,有两个特点值得关注:一是蒲剧艺术的名家大家悉数云集、盛况空前;二是推动蒲剧艺术繁荣发展在各界获得广泛共识。

山西是元杂剧的故乡、梆子戏的重镇。山西戏曲文化之厚重、戏曲艺术之活跃,最典型地体现在晋南地区,包括临汾、运城两市。这两个地方是蒲剧最为兴盛的地方,人们听戏、看戏、学戏、说戏蔚然成风,戏曲文化深入田间地头、寻常巷陌,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感情、审美,构成了地域文化的基础和支柱。早在民国时期,戏迷称赞蒲剧名伶王存才道:“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这里的百姓爱看戏能达到什么程度?“宁舍十亩田,不舍一场戏。”即使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夸赞青衣武俊英的唱腔竟然可以说:“只要看苏三,苦累也心甘;宁走几十里,不能误《送女》。”正是老百姓浓厚热烈的喜爱,使得蒲剧艺术薪火相传、代不乏人、常演常青。

然而,正像整个戏曲界面临的时代挑战一样,蒲剧这个根深枝大的老剧种,长期以来也曾走在观众流失、市场萎缩、人才匮乏、创新无力的尴尬“囧途”。近年来,在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文化加大保护和扶持的政策激励下,在几代蒲剧艺术家同心协力的奋斗下,蒲剧艺术日渐活力迸发、精神抖擞。尽管如此,和京剧、昆曲、黄梅戏、秦腔、豫剧等大剧种相比,即使是和同根同源的兄弟剧种晋剧相比,蒲剧艺术无论在戏剧理念、审美品质,还是人才培养、剧目创编方面,都显得整体滞后和疲弱。严肃地说,蒲剧并非小剧种,它是山西四大梆子和多种小戏的源头,它曾随着兴盛五百年的晋商走南闯北,它曾和秦腔一起在北京深度参与了清代中叶以后深刻影响中国戏曲发展流向的“花雅之争”,它曾在新中国成立后主推了山西戏曲艺术的高潮并以戏曲电影《窦娥冤》震动全国,它曾在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俊英腔”掀起梆子戏的现代唱腔革命。因此,无论就适应中国戏曲的整体发展态势而言,还是就发扬光大本身的光辉传统而言,蒲剧都需要一次凝心聚力、踔厉奋发的远征。

作家白先勇曾形容昆曲是全世界的“殿堂级艺术”,其实整个中国的戏曲艺术又何尝不是全世界的“殿堂级艺术”?即以蒲剧艺术而言,其唱本之繁多、唱腔之富丽、行当之全备、角色之精美、故事之慷慨、伦理之正大、风格之沉雄、审美之崇高,堪称中华文化一绝。但是,要继承和发扬好这样的文化瑰宝,最核心的就是让它继续深入地扎根在百姓生活中。

作为梆子戏的代表性剧种,蒲剧本来就来自于社会基层,活跃于百姓生活之中。蒲剧艺术生命力的重新焕发,取决于我们如何推动这一古老的艺术形态实现彻底的现代转化,从而在新时代的文化生态、文化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晋南的戏曲厚土上,它甚至有潜力成为构筑新时代审美生活的核心力量。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基因库,一旦被新时代的文化生产力和文化需求全面激活,爆发的文化能量将难以测度。

如此看来,此次首届蒲剧艺术周的举办,就不仅仅是一次体大周全的艺术盛会,而应该是新时代历史条件下,晋南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激荡而生发的一次深层文化自觉和现代精神重构,这意味着在黄河之畔的中华文化发祥地,人们重新从古典文化的母体中,探寻到现代精神的链条和接口。

(杨晓华    作者系文化学者、文艺批评家,本文原刊于《中国艺术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首届蒲剧艺术周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