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歌——河东德孝文化(四)
南风歌【释义】
相传为虞舜时歌唱运城盐池和人民生活关系的歌谣。此古谣借舜帝口吻,说世间万物迎承薰风的恩泽,抒发了中国先民对“南风”既赞美又祈盼的双重感情,表达了作者为民着想,以民之忧为己之忧的思想。
【出处】
《史记·乐书》:“故舜弹无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陟彼三山兮商岳嵯峨,天降五老兮迎我来歌。有黄龙兮自出于河,负书图兮委蛇罗沙。案图观谶兮闵天嗟嗟,击石拊韶兮沦幽洞微,鸟兽跄跄兮凤凰来仪,凯风自南兮喟其增叹。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故事】
舜生于蒲坂兴于蒲坂,受禅于尧,身负众望。以孝兴天下,定五刑,通度量,明音律,学礼制,作为一代贤明君王,励精图治,富民兴邦,使部落联盟过渡到国家雏形,开辟了中华民族步入文明的历史道路,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舜的时代,是中国农业文化成熟时期。农耕生产的经验和能力是取得社会地位重要条件,传说他的先祖虞幕能“听协风”,就是擅长观察天气变化,帮助人民种好庄稼。舜也是农业生产的好手,他躬耕历山,因为庄稼长得好,远近人们都来参观学习。他还是建房、淘井、捕鱼、制作陶器的好手。加上他孝敬父母、乐于助人,在当地威望越来越大。最终为尧王选中,受禅为王。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仿佛是自吟自唱,陶醉于百花芬芳,又好像是击节高歌,胸怀天下之志,许许多多难以言表的情怀荡漾胸中。全诗诗句错落,诗节对称,押韵讲究,辞达意显,体现了典型的楚辞风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