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耕历山——河东德孝文化(五)
舜耕历山【释义】
虞舜自小家境清贫,从事各种体力劳动,他在历山(今垣曲历山舜王坪一带)耕耘种植,在雷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出处】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
【故事】
《孟子·离娄章句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舜,虞舜。姓姚,名重华,河东永济人。传说舜的生母去世早,继母经常虐待舜,甚至常唆使丈夫(瞽叟)和亲生儿子(象)加害于舜,但舜命大,屡次逃脱了死亡厄运,且不记恨,依旧孝敬父母,关爱弟妹。舜在历山耕作期间,仍旧不违孝道,大地鸟兽皆为之感动,便有“象可代其耕,鸟可代其耘”之说。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他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且舜待家人“大贤大度”,待异类也有一颗善意的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