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人社局下沉党员干部吃住在社区安排的临时驻地,24小时值守不能回家
疫情无情人有情,危难之际显身手。10月12日,受上级党组织指派,运城市人社局21名党员干部紧急下沉盐湖区朝阳、西花园和八一西街3个社区,支援盐湖区中心城区的疫情防控工作。10月13日下午2时开始,运城市中心城区实行严格的全城静默管理,所有下沉社区的党员干部采取“两点一线”闭环管理措施,任何人不能回家,坚持24小时值守,吃住在社区安排的临时驻地。紧要关头,我们团队中又有一名同志被封控了,值守人员只剩5名同志了。
“下来做核酸,下来做核酸”,伴随着小喇叭的声音,不到凌晨6时,在4名“大白”和社区李大姐的步履匆匆中,我们也早早自觉集结到一起,开启了一天的工作,积极配合他们开展对盬街居民的核酸采集工作。“您好,请有序排队、注意间隔,提前打开晋快检采样码,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这样引导居民参加核酸采样的话,我们团队的张金刚、王之炎每天不知道要重复多少遍,嗓子喊痛了也顾不上喝水,声音变得沙哑了也要坚持。通过一两天的工作,他们就对盬街内每个单位、每条巷道的居民分布情况都了如指掌,从而更有力有效保障了核酸检测不漏一人、不落一人。
引导居民核酸采样的张金刚同志是一名退役军人,他每天要跟妻子通几次电话。每次放下电话,他的表情都很凝重。经过了解才知道,他妻子身怀六甲,临产期大约就是这一周。说实话,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啊,但张金刚和妻子的父母都处于被隔离或封控状态中,无法前来照顾即将分娩的妻子和独自在家上网课的女儿。在家里面临如此紧迫的大事时,他毅然决然地舍了小家,在防疫一线坚定值守,以军人的风范和组织纪律性,以共产党员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将大爱奉献给了社区群众,奉献给了疫情防控工作。
每天上午8时之后,困在家里一夜的居民有的就坐不住了,带着侥幸心理偷偷出来遛弯、遛狗。按照疫情防控规定,低风险区实行“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管理措施。尽管我们值守的盬街南部和盐湖区建行家属院都属于低风险区,但辖区两面都被中风险区包围,南面是钟楼小区,东面是建国饭店。如果纵容人员自由活动甚至聚集,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团队的王之炎同志是今年7月份才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为全力做好社会层面的有效管控,他每天除了协助医护人员、社区人员做好核酸采样之外,就是坚守盬街的南门,面对想侥幸进出的社区居民,每天都要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讲政策、讲规定、讲危害,努力赢得理解和尊重,成功劝返了各类人员23次。正是这种日复一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孜孜以求、务实担当的工作作风,才有效斩断了人员流动或聚集可能带来的传播链,彻底消除了疫情传播的潜在风险。
10月14日晚上10时,我们突然接到盐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紧急通知,有10名医护人员要立即入住盬街内盐湖区文化馆的排练大厅。我们第一时间给市人社局下沉盐湖社区的总指挥王社教主任汇报,又及时对接朝阳社区的负责人,专门安排3名同志协助盐湖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人员,把提供给医护人员使用的活动床和床上用品通过步梯一步一步地搬运到整栋楼的最高层——五楼排练大厅,并协助整理好。一切准备就绪后,静静地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医护人员前来报到后,我们引导她们安全上了楼才回到临时宿舍就寝。急事快办,积极应对紧急突发事件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10月17日9时55分,我们突然接到局办负责人通知,省政府13710督办系统平台有几项业务已经多次收到督办警示,需要紧急抽调我们下沉团队的闫锦涛同志去处理。特事特办,王社教主任马上与朝阳社区、中城办事处的负责人对接,按照疫情防控规定派人专程送来了防护服,确保万无一失。闫锦涛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处理完了13710督办系统的全部工作,值得点赞和肯定。闫锦涛还是单位年轻的“笔杆子”,在完成值守工作的间隙,主动捕捉防疫中的工作亮点,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了多篇反映下沉干部工作的报道文章,为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战士鼓舞士气、振奋精神!
来自劳动监察大队的姚刚同志是我们团队一名寡言少语、默默奉献的老党员,他值守的是盬街附近的盐湖区建行家属院。每天吃早餐时,当你忽然一转身想寻找他的身影时,同事们会告诉你“他已经去了值守点”。由于取热水要来回跑,为了不耽误值守工作,他就少喝水或者干脆不喝水,由此导致他的咽喉发炎、嗓子沙哑,每次吃饭都不能吃辣的,他把有辣椒的菜分给大家,自己将就着扒拉几口米饭。他始终“悄悄去,默默回”,任劳任怨,低调务实,用无私的行动书写着一名16年党龄的老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
我作为市人社局下沉社区防疫党员队伍的第一临时党小组组长、防控一线年龄最大的“值守员”,自己的职责就是在高高飘扬的党旗下,以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带好这支受命于危难之际、下沉防疫的年轻团队,凝心聚力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铜墙铁壁,完成党组织交给下沉党员干部的光荣任务,彻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周登峰/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