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史圣——司马迁_河津历史人物连环画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史记》中,自报出生地“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这里所指的龙门就是西汉皮氏县太和坊(今山西河津市西辛封村)。位于龙门山之南,黄河之东,山清水秀,人文积厚。
司马迁少年聪慧,勤奋用功。4岁就随父司马谈学习,7岁时能背诵《诗经》中的《国风》,在农忙时,还帮助家人耕种庄稼,放牧牛羊。10岁后随父去了京城长安。
司马迁到长安后,父亲在朝当太史令,让司马迁跟着文学家董仲舒学《春秋》,又师从孔安国学《尚书》,各种天文地理知识也学了不少。
司马迁20岁时,从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许多名山大川,收集了历史上不少贤人的故事和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回朝后,司马迁被任为郎中,听命于皇帝左右,多次随驾出巡,了解到朝内许多内幕及全国不少趣闻轶(yì)事。
公元前110年,父亲在周南病重,临终时嘱咐他:“你要把祖上和我收集的资料保护好,把三千年的国史记录下来。”迁跪地应允。后来,他继承父业当了太史令,博览了皇家图书馆的许多藏书,为写史书积累了大量资料。
公元前99年,汉武帝发兵讨伐匈奴,先锋李陵孤军作战而败,被武帝问罪。朝堂之上,司马迁挺身而出,为李陵辩解,汉武帝大怒,下令把迁押入牢中。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书,忍辱负重接受了惨无人道的宫刑。
司马迁在牢中加紧收集资料,开始著述。每当想起父亲的嘱托,想起历史上的孙子、屈原等贤士,他就长夜难眠,怀着满腔悲愤不停地写书。
汉武帝深知司马迁是难得之才,便任命迁为中书令。司马迁加快著述速度,争取早日完成书稿。
司马迁著史书,刚正不阿(ē),不虚美,不隐恶。汉开国皇帝刘邦,汉景帝及汉武帝都有些不光彩的事情,司马迁照实而记,武帝发现后劝其删除。迁表面应允,仍铁笔正记。
司马迁呕心沥血写成的《史记》内含:12本纪、10表、8书、20世家、70列传,共计52万余字。迁为了安全,让女儿、外甥和可靠人把原稿抄写了一份,把竹简“藏之名山”,把副本“留在京师”。
汉昭帝时(前86年),司马迁看到朝政腐败,决定离开长安,回故里颐养天年。当走到陕西韩城芝川古道时,他遥望黄河对岸的故乡,觉得自己含冤受刑,回去无颜面对父老乡亲。加之一路奔波劳顿,突然晕倒在地,遂与世长辞,时年60岁。
司马迁去世后,葬在他当年耕牧过的河山之阳风水宝地——故里西岭,晋朝汉阳太守殷济为司马迁墓立碑树垣(yuán)。河津元代地图就有司马迁墓地标志,现在的地理位置大约在清涧湾大石嘴东侧的黄沙岭上。
司马迁有两儿一女,女婿叫杨敞,官至丞相,其子杨恽从小爱读外祖父的书。恽做大官后,便上书汉宣帝,才使《史记》公诸于世。《史记》传开后,朝野称道,司马家族又慢慢重被启用,在朝为官。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纪传体通史和第一部传记文学总集,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特别是它的五体结构的述史形式,开创了叙事写人的先例。昔大元至正十七年岁次丁酉河津,古龙门县,大禹疏凿经之地,如司马迁弘文巨笔者,往往间出。
2006年发掘的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固镇村古兴教寺创修上生院石碑记载:“河津,古龙门县,大禹疏凿经之地,如司马迁弘文巨笔者,往往间出。”碑文雄辩地证明,在元代,全社会就公认司马迁是河津人。
明朝陕西籍河津县令雍焯任职时,在县城建有三贤祠,敬奉卜子夏、司马迁、王通。民国 17年(1928)知县曾广钦在西辛封村口建有“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碑。
在河津历史上,司马家族打官司,在大堂不跪,皇粮可免缴,特别是家族有人建房,在厦脊两头可安张嘴兽头,意在钦仰司马迁,愿其客观公正的诤言永远向后人诉说。
今西辛封村司马后裔已到65代孙,保存着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的布牌神符和祖上传下来的司马迁朝王板(笏hù板)残块。
司马迁是河津人的骄傲和自豪,他与其父司马谈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父子太史公”。1957年联合国授予司马迁“世界历史之父”称号,国人称之为“中华史圣”,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