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岸畔稻花香
新绛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在聚英合作社走访。 孔 舒 摄
饱满的稻穗迎风摇曳,醉人的稻香扑面而来,时不时还有成群的白鹭翱翔稻田……看着丰收在望的场景,水稻主人张高平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南稻北种?还种出了名堂!一路走来,张高平最想感谢的是新绛农商银行,“没有农商银行的贷款助力、降息支持,恐怕这事很难做成”。
张高平是新绛县龙兴镇娄庄村人,娄庄村紧邻汾河岸畔,有着成片成片的盐碱地。如何让盐碱地变成聚宝盆?在村里有着“致富能人”之称的张高平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2018年,一次偶然机会,张高平了解到河南省新乡市在改良利用盐碱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于是前往考察。
“运城和新乡处在同一纬度,盐碱地的性质也高度相似,新乡能种水稻,运城应该也没问题。”他不只这么想,还付诸了行动。
当年,张高平就引进试种了20亩水稻。结果如他所料,成效明显。2019年,娄庄村的水稻种植面积就扩大到了260亩。与此同时,新绛县聚英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聚英合作社)也成立了。
同一年,新绛农商银行整村授信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看到张高平他们热火朝天地干事创业,该行不仅向聚英合作社授信70万元,还向合作社的每名农户授信5万元至10万元。
金融“活水”润稻香。借力这笔贷款,聚英合作社顺利完成支付地租、平田整地、铺设进排水系统等,水稻种植在娄庄渐成“燎原之势”。
张高平给笔者简单算了一笔账:“每亩盐碱地综合投入1200元左右,亩产量在1600斤左右,即使按每斤2.5元的价格计,每亩纯收入都在2000元以上。”
不算不知道,一算不得了。原本颗粒无收的盐碱地,真成了“生金长银”的聚宝盆。这不仅让合作社的成员干劲十足,更令新绛农商银行充满信心。
今年6月份,因购买玉米收割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设备,聚英合作社需要200万元周转资金。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新绛农商银行龙兴支行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了。彼时,该行以客户诉求为中心的“降息让利”活动正有序地进行着。
“这是我们充分调研、全面研判之后推出的活动,必须把贷款利率降下来、把服务搞上去,才能增加客户的黏性,才能实现双赢。”该行党委书记王芳说。
在王芳看来,面对多方压力,只有以量补价、以丰补歉,积极向小微企业合理让利,不断降低小微综合融资成本,才能更好地稳增长、稳信心。
因此,新绛农商银行全额满足了聚英合作社的资金需求,并且将贷款利率从8.5%降到了5%。“仅一年利息就节省了七八万元。”张高平笑着说,“省下的就是赚下的。”
要节流更要开源。为了提高稻米的效益,去年以来,聚英合作社就研发种植了200亩富硒水稻。相较于普通水稻,富硒大米每公斤能卖到20元。如此一来,每亩销售额就超过1万元了。
正是看到聚英合作社实打实的收益,先后又有40多个农户加入了“水稻种植大军”。合作社提供秧苗、技术和销路等,老百姓轻轻松松一年一亩盐碱地多收入近两千元。截至目前,娄庄村的水稻种植面积已有近千亩。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新绛农商银行的服务不止于此。该行还借助自身影响力,帮助聚英合作社打开销路。如此全方位、全链条式的支持,也让新绛农商银行突破“重围”,赢得了市场份额,扩大了客户覆盖面。截至8月底,短短3个月时间,该行就新增首贷客户近1000户,授信金额2亿元。
有新绛农商银行这一坚强后盾,张高平的信心更足了。首先他将水稻种植“吃干榨净”。除了收获稻米,他还将稻秆进行深加工,编制草帘、草绳及工艺品等。眼下,该合作社正在建设一个1000平方米的展厅,还计划依托稻田,发展集水产养殖、休闲垂钓、儿童游乐、餐饮服务于一身的综合观光农业,举办稻花节活动、推广水稻种植,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拉动地方经济。
当然,水稻种植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更为重要的是改善了生态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为显著。
回头再看,鸟翔蛙鸣稻花香,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绛州大地铺展开来。
龙 欣/图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