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强化基层人才管理 赋能乡村人才振兴
今年以来,河津市从“育、管、考、留、用”五个方面入手,强化村(社区)任职大学生管理,增强培育力度,助推“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取得实效。注重培养,在“育”字上做文章。根据基层岗位需求,将培训细化为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增强系统性、持续性、针对性、有效性。建立“3+1”帮带机制,使大学生村干部尽快提升业务工作能力。优先将大学生村干部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党员发展的重点对象,明确专人跟踪培养。
加强沟通,在“管”字上求长效。严格实行工作纪实制度,认真记录每天所听、所看及所思、所感。乡镇(街道)党(工)委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谈心谈话。在大学生村干部驻村期间,每年至少1次走遍全村农户,进家门、察实情、听民声。
严格考核,在“考”字上出成绩。建立“一诺双述一考”年度目标考核机制,形成年度目标任务及专项要求。突出如何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和维护农村稳定两个主线进行述职,公开履职承诺,找准发展方向。综合运用定性、定量指标,将民心民意作为考核大学生村干部的“关键指标”。
切实关心,在“留”字上显人性。设立大学生村干部信息专栏,建立大学生村干部交流平台,及时了解思想动态、生活困难。多听诉求、拉家常、问情况,定期组织座谈会、谈心谈话等活动。及时解决生活问题,关心关爱大学生村干部学习,营造舒畅的工作生活环境。
压实责任,在“用”字上动真格。围绕重点产业,依托重点项目,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必要的政策辅导和信息、技术、资金等扶持。采取“个人亮责、分管领导确责、支部定责”方式,合理分配岗位。对工作表现良好、符合任职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及时依法依规选入村“两委”班子,并加强跟踪管理。
(融媒体记者杨通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