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11-16 11:00:31

纪念河津解放70周年 ——中共河津地方党史简介

编者按

    1947年4月8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第十旅攻入河津,河津宣告解放。河津人民从此获得了新生,中国共产党河津组织从此由地下转为公开活动,党的任务也开始由领导和组织河津人民干革命,变成领导河津人民建设新生活。从此,河津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70年来,河津人民在历届市(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不懈,奋发图强,使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古耿大地重新焕发了青春。经过70年的建设与发展,河津由解放初期人口不足13万,老城区不足1平方公里,发展成为全市人口40万、城市建成区面积25平方公里,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全面繁荣的现代城市。
    在纪念河津解放70周年之际,我们刊发这期专辑,让广大读者对解放前中共河津地方党史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希望广大干部群众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新一届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苦干实干带头干,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加快转型发展中走出河津路径,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彰显河津气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书写河津篇章,在加快建设绿色富裕繁荣和谐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实践中创造河津新的辉煌!

    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古耿龙门这块土地上,中国共产党河津地方组织秘密诞生了!这是河津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它开启了河津历史新的一页,开创了河津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新征程。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7月。在此之前,河津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进行了多次反帝反封建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歌。

    1900年,河津发生了以张守忠、范居江为首领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也即当时轰动全省震惊清廷的河津“教案”。事件发生后,清王朝为了讨好八国联军,下令剿灭义和团,杀死张守忠和
范居江等人,同时停止了河津文武考试各5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太原起义革命军路经河津,并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使山西的辛亥革命重振旗鼓,开创了河东民主革命的新局
面。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河津第一高小和女子高小广大师生走上街头,宣传反帝爱国的革命思想。县商会在全县抵制查封日货,掀起一股反日怒潮。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1920年河津创办了第一所初级中学——河津中学。为河津今后的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也为新思想新文化在河津的传播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河津,激起了河津人民的愤慨,河津中学师生成立了“沪案后援会”,以实际行动,支持上海工人和全国各地反帝爱国的正义斗争。但他们的爱国运动遭到
了当时河津县长的反对,由此引发了1925年9月29日河津中学学生大闹县署驱走县长蔡光辉事件。事件发生后,当时的河东道尹支持县政府************运动,逮捕了学生代表,撤销了河津
中学。

    1925年,在太原省立一中上学的河津东黄村人邓国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年底受中共太原特支派遣,回家乡发展党团组织,协助建立了河津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河津支部,上属中共太
原特支领导。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爆发后,阎锡山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山西各地大力制造白色恐怖局面。中共河津第一个党支部遭到破坏。

    1932年12月,中共河北临时省委安排阎子祥以省特派员身份来河东巡视,并开辟工作。他派共产党员姚晋太到河津南原村介绍墨遗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建了河津、稷山联合支部,恢复
了河津党的组织。
    1934年春,墨遗萍因宣传共产党的革命主张,从事党的活动,被河津当局通缉被迫离开河津,河津地方党组织遂陷于停顿状态,再次遭受挫折。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华北事变,中华民族危在旦夕。12月9日,北平爱国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河津县城和南北坡学校的师生们积极响应,迅速组织起来集会、游行,向
老百姓宣传“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成为向河津民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的又一次大动员。

    1936年,红军东征路过并驻扎在河津,他们纪律严明,爱护群众,广泛宣传共产党抗日政策,在河津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当红军离开河津时,河津有50多名青年志愿参加红军,走向革命。

    从1936年5月东征红军离开河津到1937年前半年,尽管阎锡山当局和国民党反动派玩弄各种手法限制、禁止、镇压所谓的“赤色”宣传和“赤色”运动,但是河津的革命志士特别是先进的青年知
识分子、工人、农民及从外地回来的学生,频繁地往来于县城和村镇之间,大搞抗日宣传活动。这为以后河津党组织的恢复重建、牺盟会和各种救亡团体的建立奠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坚实
基础。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1937年8月中旬,在太原就学的河津修村人、共产党员郭一民受中共山西工委派遣回乡恢复组建河津地方党组织,于1937年8月上旬成立了中共河津工委,上属中共河东工委领导,郭一民任
书记,刘山澍和杨长有任委员。

    9月下旬,在中共河津工委的直接领导下,受山西省牺盟会派遣的刘山澍、邵泽民等积极发动,组建了以河津进步知识青年和工人农民为骨干的河津牺盟县分会。

    河津牺盟县分会成立后,刘山澍等人把党的秘密工作和公开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公开的合法的牺盟组织组建各种救亡团体,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另一方面在发动群众、武装
群众的实际斗争中,不断发现积极分子,秘密吸收为新党员,为河津党组织的建立做准备。

    1937年10月初,在太原参加军政训练班的赵维新被派至河津工作。10月中旬,刘山澍、邵泽民、赵维新三人在河津牺盟县分会内部组建了党团支部,刘山澍任书记。党团支部建立后,首先
将牺盟会游击队改编为河津人民武装自卫队,成立了河津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武装自卫队组建后,与以河津旧县府、公道团为首的顽固势力以及地方上由土匪武装改编的“义勇军”等势
力进行了多次斗争,不断壮大自身的武装力量,维护了地方的抗日局面。

    10月下旬,河津连伯人、共产党员赵敬斋受中共河东特委的指派,回河津联系郭一民、马平定等人,商议组建中共河津县委。10月28日,郭一民、马平定、赵敬斋三人在河津老城文昌巷马
平定家东房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中共河津县委员会,郭一民任书记。中共河津县委建立后,县工委即行撤销。当时全县共有18名党员。县委在牺盟县分会的掩护下开展工作。

    中共河津县委建立后,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充分利用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通过领导河津牺盟县分会这一公开合法组织,贯彻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宣传党的
抗日主张,开创了河津抗战的新局面。1937年12月,河津牺盟县分会召开了一次“坚持抗战到底,誓死保卫祖国”主题大会,会上有128名青年加入抗日决死队。

    1938年3月5日日军进入河津,河津沦陷。时间长达七年半。

    日军占领河津后,疯狂推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东庄、北午芹、小停和东光德等数起骇人听闻的惨案。同时,日军对河津人民进行经济掠夺和毒化奴役教育,对河津
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河津沦陷后,因河津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既是日军侵入大西北的前沿军事重地,也是黄河西岸国民党驻军的滩头阵地及阎锡山政权和军队的粮棉补给地,河津成为日军、国民党、阎锡山
必争之地,斗争形势尤为复杂。

面对如此恶劣的斗争环境,新成立的河津县委一是坚持贯彻中共中央“长期埋伏、隐蔽精干、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战略方针,遵照乡吉特委的指示,把工作重点由城镇转移到农村,积极巩
固和发展党组织,建立健全了汾南、北坡、城东、城西4个区分委,并先后建立了18个党支部。全县党员人数从1938年底的30多名发展到1939年的360多名。

    二是依靠群众,改造旧政权,开辟革命根据地,先后成立了河津青年抗日游击队、游击小组以及抗日自卫队、矛刀会等群众自卫组织,发展人民武装力量。

    三是加强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日军动向,瓦解日军阴谋。

    为了推动友军进行抗日和改造土匪,县委先后多次指派共产党员带领进步青年学生打入阎锡山部队和土匪部队搞策反工作。同时配合八路军游击队募捐、扩兵,积极支持山西新军和国民党
主力部队打击和歼灭日军。

    1939年12月,当蒋介石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时,阎锡山率先发难,在山西发动了反共的晋西事变(又称十二月事变)。阎锡山公开下达进攻令,调动军队进犯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围
剿”决死队及新军,查封解散牺盟会,大肆捕杀共产党员、牺盟干部和进步青年,与共产党、八路军公开决裂,一时之间山西血雨腥风,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受到了重大损失。

    晋西事变发生后,驻河津日军加紧了对各地的扫荡,为与阎锡山划分“势力范围”,并阻隔隐蔽于北山的抗日军民,截断通往吕梁市的去路,在北山脚下挖掘了一条长40里,宽7米,深5米的
遮断沟。同时加强了其控制范围内的反共宣传,实行治安强化运动。阎锡山为了加强对其管辖区的控制,打击抗日势力,不断建立各种特务组织,对人民群众严苛管治。除此,国民党胡宗南部在杨茂斋等部挑选了一批反共分子,经过专门训练,成立了百余人农林植树队(又名河山队),分组隐蔽于河津各村,以小商贩为职业掩护,专门进行反共活动。日伪蒋阎匪各派势力在河津军
营密集,机关林立,斗争激烈,其形势复杂程度十分罕见。

    这一时期,中共河津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指示精神,贯彻党在敌占区的十六字方针,积极转入地下。一是针对晋西事变
后党组织内部出现的一些脱离甚至叛党的现象,整顿各村支部,纯洁党组织,开展整党整风运动。通过这次整顿,全县党员由360余名减少到160余名。党员人数虽然减少了,但组织较之以前
纯洁了,战斗力也增强了。

    二是以职业为掩护,开展抗日斗争。晋西事变后,党的活动更为艰难。党员多以职业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还有一些党员为了及时掌握日军动态,深入虎穴,打入日伪阎顽军政机关。
他们在敌人眼皮底下,既保证了地下斗争的正常进行,又获得了不少****和重要情报,在很大程度上瓦解和打击了敌人。

    三是针对日军的奴化政策,中共河津县委曾先后派8名骨干力量到一些重点村庄坚守小学教员的岗位,加强对学生的抗日救亡教育,大力开展反奴化斗争。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18日早上,共产党员薛关镇、柴理科和进步青年李林子3人跟随日军军官至河津日伪县府参加了投降仪式并在接受日军投降书上签字。至此,河津人
民经历了七年半的艰苦斗争和流血牺牲,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本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然而,蒋介石要在全国建立独裁统治,阎锡山要在山西建立独裁政权,他们在反共的基础上紧密配合,挑起内
战。

    1945年8月18日下午,阎锡山的第二战区三十四军一个团从北山进驻到城东高家湾,成立了以牛清林为县长的河津县政府,控制了河津这一战略要地,抢占了河津人民的抗战果实。同时当
局还强化特务机构,恶毒地采用“以共攻共”的卑劣手法,搜罗叛徒、特务,逮捕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河津的党组织又一次笼罩在阴霾之中。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共河津县委对其机构进行了精简,县委只设书记1人,直至1947年4月河津解放前夕。

1945年9月,河津县委书记高峰根据上级指示,安排全县各支部游击小组的党员骨干,经过半个多月的政治学习、军事训练,在地委驻地成立了河津县人民武装工作队(简称武工队)。由县委书
记高峰兼任政委和指挥,队员有20余名。武工队自成立到1947年河津解放,历经大小战斗48次,俘虏敌人108人,打死打伤敌人137名,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1947年4月8日凌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第十旅由稷山入境经修村,到达河津县城附近。台头庙敌军闻讯后,吓得连夜鸣枪逃窜,城内留守的一个班,听到枪声,押着共产党员毛收子等
40人准备到西门外枪杀,恰遇人民解放军从西门进城,结果敌人全部缴械投降,当时已身受重伤的毛收子等人也被解救下来。十旅旅部进驻河津县城,河津宣告解放。

    中共河津县委于当月下旬在县城南关帝庙召开全县万人大会,庆祝河津解放。县委书记兼县长马平定在会上追悼了死难烈士,控诉了阎锡山在河津的反动统治,宣告了河津人民政权的建
立。

    新的河津县委成立后,根据党中央和中共晋绥分局的安排部署,主要开展了土地改革、肃匪反霸、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等几方面工作,确定了土地所有权,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发布了一系列政策,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工农商业恢复发展,社会秩序逐渐恢复稳定,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逐步走上正轨,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和平、民主和发展的道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纪念河津解放70周年 ——中共河津地方党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