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国在河津伯王村的文化遗存
伯王村,位于河津市汾河南岸之塬上,历史悠久,地灵人秀。全村现有1600余口人,耕种土地1600余亩。伯王村名的来历,缘于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君圣人——周文王。
周文王,中国商末西方诸侯之长,周王朝奠基者。姓姬,名昌。商纣时为西伯,亦称西伯侯、西伯昌。西伯在位五十年,其父季历死后,他仿效祖辈制定的法度:实施仁政,奉行法治,重视农耕,繁商节税,扶正黜邪,怀保小民,举贤访能,拜师姜尚(姜太公),和睦乡邻,深得人心。使得周国日益强大,民众安居乐业。西伯的声威如日中天,商纣王对此心怀不安,加之小人谗言,纣王将其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七年。这期间,他夜以继日,潜心演义研编了古今中外驰名的《易经》,亦称《周易》。文王出囚后,继续其未遂大业,筹划灭商之策。他成功调解了虞(今平陆县)芮(今芮城县)之争,又出兵伐戎,战败西戎诸夷,灭了几个小国。北上攻打密须(今甘肃灵台县),解除了西边和北边的后顾之忧,继而东征戡黎(今山西黎城县)、伐邗(今河南沁阳县),构成了对商都朝歌的直接威胁。此时,他将周国的都城由歧山东迁址渭水平原,建立沣京(今陕西长安县),并以此为根据地,继续南下将周的势力扩展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其二归周”的局势,控制了大半个殷商的国土疆域。此时,腐败残暴的商纣王已孤立无守,苟延残喘,而西伯却不幸驾崩。其次子姬发(周武王)继位后,一举灭商,揭开了我国历史上新的一页,并将其父西伯追谥为周文王。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时,追尊周文王为周始祖文皇帝。周文王演义研编的《易经》不仅被后人视为我国的六经之首和儒家之典,而且成为中国的文学、哲学、史学、伦理、政治乃至中国文化的源头。
名人背后轶事多。
相传周文王当年在率军征战途中,路经伯王村时,见其村中有一池塘,形如弦月,碧波荡漾;池塘旁有一株老杨树,枝粗叶茂,高大无比;树下有不少村民在歇息闲聊,悠然自乐。他便下马落座,与村民嘘寒问暖,促膝攀谈,商讨治国之策。当地村民闻其大名,敬仰有加,纷纷端茶送水,捐粮纳饭,鼎礼相迎,热情款待。周文王见此村村风淳朴,村民宽厚,便安营扎寨,屯兵习武,筹粮备草,谋划大业。他在村边垒土围堰,建造了一个两丈余高的方形点将台,用以操兵练武。还教育村民和睦相处,养老慈少,俭朴节银,勤事农耕。当地村民见周文王治国有方,不仅心悦诚服,而且河东一带的众诸侯方国闻其大名,也纷纷归附于周,使周国的势力不断壮大。
为纪念周文王的大行大德,伯王村的后人将周文王走过的路称为“官道”。将周文王点将练兵的用地,称为将台地,在将台地的原址上重建了一个内土外砖的点将台,将台上建一楼阁,四周建有通道,日本侵略河津时,伯王村民曾在将台上站岗放哨,抵抗日寇。将周文王常与村民攀谈的老杨树,称为神树,在树的原址上代代栽植杨树至今,如今的老杨树已成为当地目前最大的一棵杨树。还在村中建一文王庙,将周文王视为神而敬奉,庙内常年香火不断。在村中池塘旁边建了一个大洞门楼,洞门楼为上下两层,下层两丈余高,砖砌到顶,中间尚有一大洞门,供人穿行。洞门楼的上方建有一楼阁,砖木结构,装饰苍朴,后人曾做学堂使用。在洞门楼的正上方,有砖刻四个大字“西伯流风”,字为篆体,典雅有力。伯王村也因此而得名。
据清康熙十一年(1672)《河津县志》记载,伯王村明代属小梁里,称“王村”;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河津县志》记载,伯王村清代属北庄里,称“西王村”,民间称为“霸王王村”;到了清代嘉庆年间,因“西王村”、“王村”都与本县其他村重名,特更名为伯王村至今。民国时期,伯王村属第二区;1947年河津解放,伯王村属第四区,治所在通化;1953年属小梁乡,称为伯王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与刘村、寨上合称为“东方红”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属火箭公社,治所在通化;1961年属小梁公社,称伯王大队;文革时期,称伯王村革命委员会;1984年公社改乡属小梁乡,称伯王村委会。
村名的更替,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但“西伯流风”的故事却一直流传。如今,伯王村民承文王之英灵,延千年之繁盛,筹资捐款,在村文化广场中心,新建了周文王纪念碑,重刻了“西伯流风”四个大字,并在纪念碑的两侧,镌刻了村名来历和祭周文王文,以昭后人,流风长存。
(张文民/文 作者系河津市原审计局局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