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笔下的父爱_吴环
名家笔下的父亲,千姿百态。朴实的父亲,似一汪清泉,滋养着儿女的心田;严厉的父亲,像一把标尺,规范了儿女的言行;智慧的父亲,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儿女的人生。朱自清乘车北上读书,父亲“怕茶房不妥帖”,决定亲自送行。在车站,父亲与脚夫讲价钱、为儿子找座位,无微不至。这是朱自清在《背影》中描述的父亲。
为了给儿子买橘子,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这背影,让儿子“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而在朱自清的《冬天》里,父亲与儿子们围坐在桌旁吃火锅。“‘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这一夹一放,做儿子的看了个仔仔细细。
贾平凹在《酒》里,讲述许久不喝酒的父亲,为了开导遇事不顺的自己,特意买了瓶酒,买了包酱羊肉,与儿子聊天解闷。
父亲“先喝了一口,立即脸色彤红,皮肉抽搐着,终于咽下了,嘴便张开往外哈着气。那不能喝酒却硬要喝的表情,使我手颤着接不住他递过来的酒瓶,眼泪刷刷地流下来了。”
这次与父亲喝剩的半瓶酒,贾平凹将之“放在书桌上,常常看着它,从此再没有了什么烦闷,也没有从此沉沦下去。”
许地山的《落花生》讲述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景。在父亲的提问下,兄妹们对花生的好处各抒己见,最后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
父亲教育子女们做人要有花生品格——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他人无益的人。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之下,许地山逐渐感悟到落花生的价值。不追求外表华美而重在实用,这种价值观深深影响了许地山的人生。
新加坡作家尤今在《背后那双眼》中,讲述少年交笔友时,父亲从中阻隔,这成了她心中很长时间的疙瘩。等尤今终于意识到“有一双充满关怀的眼睛,如同照明灯一样,为她照亮前面的道路”的时候,时光已一去三十载。
父爱是无言的。有人说,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无论何时何地,感觉到了,便是你一生的欣幸!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