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都安邑”的概念早在《禹贡》成书的战国初期就已经深入人心了_河东史话
安邑,相传是夏禹建都处。古史中所说的“禹都安邑”就是指这方土地。禹,通常称大禹,是传说中与尧、舜并称的上古圣王,也是夏王朝的开国君主。据文献记载,他姓姒氏,名文命,字密。但一般还称他为夏禹,是先秦时期以国为氏的称谓习惯。
大禹治水的故事历来为人们称颂。相传帝尧时代,黄河流域受到洪灾的严重破坏,“洪水滔滔,天下沉渍,九州阏塞,四渎壅闭”。尧派鲧去治水,可是他用堵塞的办法,不但治理不了洪水,反而愈堵水愈高,结果失败。舜即帝位后,又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将堵塞之法改为疏导,即采取顺其自然为洪水找出路的方法,他先后凿龙门,发吕梁,将黄河水引至下游,导入大海,才解除了水患。
大禹治水最感人之处是他艰苦卓绝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相传他“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无暇顾及家庭,更无暇顾及自己,而是栉风沐雨,躬亲劳动,全心全意投入到为民兴利除害的事业中。他治理了山川,开通了沟渠,组织灾民恢复了农业生产,并受到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由于大禹功勋卓著,帝舜就将他定为继位人选,后来禅位于他,国号曰夏后。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表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完成,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家天下的时代。
安邑,战国时期为魏国都城,西汉置安邑县。“安邑”一名的来历含义乃是“洪水既平,民始安居。”这里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城邑。《安邑县志》中曾这样自豪地说:“安邑古称禹都,殆因洪水既平,民始安居,因以为名,纪禹之功,实乃奠定山河之嘉称也。”
据文献记载,魏之先世毕万以军功封于魏(今芮城县境内),是魏悼子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内),前562年,魏昭子始居安邑。到战国时,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才迁居大梁,其间安邑作为魏都共计223年。秦汉时期又成为河东郡治所和安邑县治所。所以形成了大、中、小三城并列的格局。
顺便应该提及的是,《尚书·禹贡》曾托名夏禹而论述全国地理,书中的贡道即九州向都城输送贡赋和物产的途径,都明确无误地指向山西运城。这从一个侧面证实,“禹都安邑”的概念早在《禹贡》成书的战国初期就已经深入人心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