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12-7 08:51:11

写“臊子面”对,写“哨子面”错_河津话

      在我们河津,有一种传统面食叫“sao子面”,也叫“山底sao子面”(因产生于边山一带且有名气)。这多年来,这种面食已由民间走进餐馆,在运城乃至西安都能够见到。但西安市的究竟是从河津传出还是人家本来就有,我们无从了解,不敢臆断。但无论在河津还是外地,我发现绝大多数都在其门面上标以“哨子面”,只有近期在一家门店上标以“臊子面”。我以为前者写别了,后者写对了,真理在个别人手里。

    故然,写作“哨子面”,这个“哨”字的方言读音与河津话完全吻合,但它的意思却跟这种面食毫无瓜葛。有一种解释说,写作“哨”字,是因为吃面时人嘴里发出的声音有如哨声,但这种声音并非吃这种面时独有,所以站不住脚。还有一种解释,以为这种面食给人的口感是“sao sao的”,即离离的,不粘糊,可是这一口感也不惟独吃这种面时才有,所以还是站不住脚。后来,我也曾经从面条的形状加以推测,以为它形似“鞭稍子”模样,是不是可称作“稍子面”,但很快就自我否定了,原因是“稍”,河津方言读sao,跟那个“sao”字的声调(调值)相去甚远。

    再后来,我于偶然间想到这个“臊”字。首先,这个字河津方言读sao,如河津人说“落了一身臊气”、“大米浇臊子”等,所以声调是没问题的。再则重要的是,据《现代汉语词典》“臊”字的词条“臊子”注释为:“肉末或肉丁(多指烹调好加在别的食物中的):羊肉臊面。”由此可见,“臊子面”是以肉汤浇在面条里的一种面食,即一种荤的浇汤面。原来这个名字是从浇汤的荤素上起的。

    当然,这种“臊子面”之所以成为民间名吃,跟其面条的形、质也就是跟和面、擀面、切面的水平不无关系(山下的女人们擅长此道),但它的名字却不是由此而生,而是从面食的荤素上来的。其实准确点讲,这种面食应称为“山底臊子面”才对。因为假如统而称其为“臊子面”,那么其它地方的“臊子面”就有可能以鱼目而充珠玉,与之相混,这就从本质上讲不清也突不出“山底下独有”的“这一个”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臊子面”对,写“哨子面”错_河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