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12-12 10:42:54

李彦芳:河津旧时婚俗

对中国人来说,结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婚俗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河津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婚俗文化。日前,笔者就河津旧婚俗文化进行了探访。


    她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农民的女儿,朴实善良,心灵手巧。他,来自山东,英俊高大,以做手工为生。当她爱上了他时,这个消息犹如一枚炸雷,在村庄的上空炸响,飘起浓浓淡淡的烟雾。
    在山西河津农村,男不娶外、女不外嫁,是约定成俗的规定。当她执意要嫁给他时,不仅遭到了村里人的唾骂,更遭到了家人的极力反对。最终,她冲破重重枷锁,忍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退了娃娃亲后,与他结缘。于是,她成了反对包办婚姻、与外地人结婚的先例。但在村民眼中,她违反了当地的法规,违背了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是一个不值得人尊重、不贤惠的女子。这个外地女婿好久都不被女子家人所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生活甜美幸福,生育了聪明可爱的儿女,人们便明白一个道理:爱情不分当地和外地,嫁给外地人一样能过得幸福。想来,这女子是多么地勇敢,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到八十年代中期,村里也有几个参加了工作的小伙子,大胆地向外地来的姑娘表达爱意。外地姑娘也喜欢当地小伙子的真诚朴实和善良。而老人思想也逐步得到解放,不再阻拦,于是,几个小伙子与外地姑娘们集体喜结连理,如今生活得很幸福。

    再后来,随着身份的转换,由农民成为工人,与外界的接触,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并慢慢影响家人,不与外地通婚的习俗才逐渐被事实爱情所打破。当地人才明白,过去男不娶外、女不外嫁的观念是多么的愚蠢啊。现在,他们的婚姻观与整个社会同步,爱情不再受到世俗、习俗、地理的牵绊,有的穿越万里,或者飘洋过海,也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结婚是人一生的大事。为了婚礼办得吉利、新人将来幸福,当地人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有了许多讲究,名目和细节也较繁多,且在属相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首先是男女双方的属相是否适合婚配,即大相合不合,如果合了,才可以说亲。如果属相不合,两人生活在一起,不会幸福美满。

    属相在当地人的心中,具有一定的位置和意义,并赋予它决定婚姻幸福与否的责任和含义。于是,就出现了“课帖”。

    “课帖”是河津当地人的说法,亦指阴阳先生根据新娘的属相,所推测的在结婚之日要避讳的属相,并将此内容写在一张红纸上,装在新嫁娘的兜里,就叫“课帖”。

    结婚的新娘子在出嫁上“马”前,专人宣读“课帖”,新娘子要听从“课帖”要求,面朝指定的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上“马”,算是回避上面所写要避的属相。到男方家下“马”后,将身上揣的“课帖”交给管事的人,由管事的人宣读,说明下马方向及所忌人员属相。宣读的人声音拉得高高的,长长的,且重复几次,以让在场看热闹的男女老少都能听到“课帖”内容。于是,下“马”时凡属所注明的属相人员,一律扭头回避。这就算“课帖”完成了它的使命,被宣读的人拿走了之。

    新娘子便跟着引领她的女人,跨入婆家的大门,在进门的当儿,爱玩闹的人会将玉米、豆子等“五谷”大把大把地往新娘头上撒去。新娘子跨进门去,完成系列程序后,便开始她自己真正的人生。

    如今,人们的观念与时代同步,不良习俗随着追求简单的理念逐渐取缔消失,这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自由、愉悦和轻松。

李彦芳/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彦芳:河津旧时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