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12-30 12:45:59

张吴村祭奠锣鼓队的演变

 近百年来,在张吴村的葬礼现场,一直活跃着一支锣鼓队,它就是我们村的祭奠锣鼓队。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它一共参加过多少次葬礼,送走了多少个亡灵,但它服务全村的事迹,永远铭记在全体村民的心中。

  早在解放前,村民们为了祭奠亡灵,寄托哀思,就自发成立了这支锣鼓队,据老人们说,那时的锣鼓队名叫“社家锣鼓队”,顾名思义就是每社每家出人组成的。仅从队名来看,就充满着和谐、纯朴、团结互助的气氛。当时,村里共分东西南北四部分,也叫四个社,由每社出一至二人组队。遇到哪家有事时,由各社头人通知队员带上乐器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当时,村里有三个集中点,北巷的“园门口”,中巷的“普厦前”,南巷的“南庙底”。按风俗,葬事头天晚上就要把锣鼓请到事主家里,在灵前表演一番,以示对亡灵的超度;第二天,又在灵前表演一番,表示送亡者上路,祝其一路平安。起灵后,锣鼓一直陪送到墓地,当棺木下葬时,鼓声又起,以告慰亡灵入土安息,称之谓“下葬曲”。另外,前一天晚上,锣鼓队集中点与第二天有所不同,也就是第二天要离家近一些。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每次迎锣鼓都由执事人端着酒菜,领着乐队、孝子一同前往,孝子还要施大礼表示谢意。当时这支队伍人数很少,气势不大,但是在这个小村子也算是很热闹了,给白事增添了不少庄重和热闹的气氛,使原本沉闷的丧礼多了几分灵动的色彩。

  解放初期,锣鼓队稍有扩大,由原来的六七个人增至十余人,这时已是由各生产小队出人。在我记忆中的上世纪六十年代,鼓师就是东巷崔节立的父亲。那位老爷爷个头不高,敲鼓的姿势沉稳庄重,一招一势,令人观之不够。后来鼓师有了后继人,就是中巷的崔海明,当时他年轻力壮,擂鼓掷地有声,而且还有一定的花样。再后来就是西巷的崔仁义、崔发子,他们敲鼓各有特色,独具风格。八九十年代,队伍增至二十多人,可以说初具规模。

  九十年代后期,经过培养的崔振民挑起了鼓师重任。他吸取前辈的鼓风精髓,并进行大胆的尝试创新。从敲鼓的姿势动作到心理活动及面部表情的展现,都出神入化,自成一体,达到完美的统一。表演期间,他站在鼓后,魁梧的身材加上娴熟的鼓技,真是形神兼备,威风凛凛,充分彰显了他一代鼓师的精神风貌。正如群众所说的,看振民敲鼓,既能受到中国鼓文化的熏陶,又是一种艺术的享受。随着社会的发展,富起来的村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追求文化艺术享受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死者的祭奠越来越注重,纷纷要求扩大锣鼓队,增添白事的气氛。2006年,村委会满足群众要求,顺民意,强村势,整顿扩大了锣鼓队,更新设备,增加乐器,在鼓钹锣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小镲、精锣,再是调整充实人员,增至五十人,且以中青年人为主,又组织人员强化训练,最后统一了服装。准确地说是树起了张吴锣鼓队的里程碑,重建后的锣鼓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严格训练后,目前锣鼓队的鼓点铿锵,鼓韵悠扬,节奏明快,气势流畅,已成为一大亮点。锣鼓敲到高潮处,仔细听起来时而如狂风大作,时而如闷雷低吼,时而似万马奔腾呼啸而至,时而似火车嘶鸣狂奔而去。伴随着时快时慢的节奏,时高时低的旋律,时重时轻的鼓点,听者的情绪时起时伏,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伤悲之感难以抑制。这就是我们村锣鼓的魅力所在,这就是民间艺术的感染力。

  几十年来,锣鼓队本着稳中求优、优中求精的原则,队员不断更新,但不管怎样更换,全队服务全体村民的宗旨始终不变。每当有事,不论是严冬还是酷暑,不论是冬闲还是夏忙,全体队员都会舍弃自我,有的放下农活,有的在厂里调班,有的从数十里外赶回来,全心全意,服务事主。在他们的心里,这就是义务,又是责任,更是一份热情与爱心的奉献。由于他们的努力付出,在张吴村只要说起锣鼓队,人人都会赞不绝口。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多少年来,锣鼓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代一代的锣鼓人,有的子承父业,有的弟接哥班,为了张吴村的锣鼓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大力协作的团队意识、弘扬“为村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助人为乐的动人事迹,将永远被代代村民所歌颂,他们是全村最受尊重、最可爱的人。

崔美俊/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吴村祭奠锣鼓队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