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1号 发表于 2022-12-31 11:47:31

寻找工兵营阵亡将士纪念碑

   《工兵营血战西磑口》一文在河津风采周末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不少读者打电话询问,工兵营阵亡将士究竟埋在哪?当年镌刻烈士姓名的大石碑是否还在?带着这个问题,日前,记者前往樊村镇西磑村进行了采访。

    1938年3月,国民革命军27路军直属工兵营奉命镇守西磑口,严防日军向北扩张。当年5月,日军纠集万泉、稷山、河津、绛县的皇协军和小林联队,进犯西磑口。守军工兵营一连与日军展开激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工兵营被日军压迫到西磑村以西的大西洼,最后一百多人全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西磑口周边群众和抗日组织在大西洼挖了个大坑,将这些烈士的遗体全部掩埋,并在坟墓上立了一个大石碑,记载了牺牲官兵的姓名和籍贯。

    当年工兵营血战西磑口之后,距今已七十五年过去,现在能让世人怀念的大西洼是什么样子?镌刻烈士名字的大石碑是否能找到?

    在西磑村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门口,提起1938年工兵营与日军血战的历史,老人们纷纷放下手里的牌,都自发的围拢了过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忆自己所知道的细节。他们说,当年,工兵营与日军在西磑口血战确实有此事,我们几个年纪都在65岁左右,没有亲历那些年代,但小时候都听老人讲过,具体的情况,可以问村里的马志高老人,他念过书,现在思路还很清晰,知道的会更多一些。

    于是,在老人们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村口马志高老人的家里。

    马志高今年89岁,身体已不硬朗,行走困难。提起当年工兵营血战日军的事,老人情绪激动,仿佛又进入了当年炮火连天的年代。他给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1938年,马志高只有14岁,在干涧村的一家私塾念书。当年5月,有一次放学回来,工兵营怕汉奸潜伏进来,就堵在路口,不让任何人通过,最后父母把他接了回去。当天晚上,听到村里全是枪声,第二天醒来,父母就把他带着相继到干涧、韩家院、古垛等周边村逃难。工兵营一连一百多名战士牺牲以后,工兵营其他连队和义勇军又多次袭击盘踞在西磑口据点的小股日军,加上义勇军捣毁了县城通往西磑口的补给,迫使日军退出西磑口。随后,当地群众和抗日组织在大西洼将烈士的遗体全部埋在一起。1939年1月23日,日军又开始纠集大量部队,攻打工兵营,工兵营向北撤到乡宁县西坡镇,西磑村被日军占领。之后,日军抢占了村北山上的两个制高点,开始在周边村抓劳力,每两个人间隔两米,一块砖一块砖的往山上运,帮助他们在制高点建设了两个炮楼,并在山坡建了一个大的训兵场,由皇协军驻守。在建炮楼和训兵场的时候,皇协军发现了工兵营一连烈士的大石碑,当场用炮弹把石碑给炸了个粉碎。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皇协军才离开这里。

    问起现在的大西洼在哪里的时候,马志高老人由于身体不便,20多年没有去过那里,只能给我们说个大概位置。

    为了寻找曾经的大西洼,我们找到一位曾担任过西磑村副书记的薛永堂,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他记忆中的大西洼。如今的大西洼杂草丛生,记载烈士的大石碑也成为残垣乱石,寻不到一点踪影,留下的只是一块凸起的土堆以及老人们对大西洼的记忆。薛永堂告诉我们:1957年,为了让村里的农田能灌上充足的水,西磑村开始在大西洼修一条通往村里的渠道,而这条渠道正好从烈士的埋葬地旁边通过。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大西洼已经消失在村民的口中,鲜有人知。由于村民在这里取土等各种原因,现在大西洼仅剩一个孤零零的土堆,烈士们的遗骨是否埋在这个土堆下,不得而知。

史耀琪/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寻找工兵营阵亡将士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