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_侯蔷韵
苏轼的《浣溪沙》中有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单是那个“清”字,就格外叫人喜欢,不聚群、不喧闹,透着一份浅浅的欢愉。清欢,只属于一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所以清晰,所以难忘。年少的时候,独自躲在家里看小说,可以三五天不出门,父母经常说,这孩子不会憋出毛病吧,就想着法子往门外赶。可他们哪里知道小小的我,正沉浸在那些故事里偷着乐呢,有时还忍不住大笑几声,有时却又偷偷地擦眼泪,还怕家人看到。直到现在,工作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开着台灯,看一些文字,依旧有欢愉的心情,我想,这些时光不失为一种清欢。
上了师范,要求每人带一种乐器,我带了吉他,利用假期学习,右手三根手指肚磨出了茧子,才学会了几首小曲子,装模作样地在家里一个人边弹边唱,想像自己是挂历上的明星,虽然只会几首简单的小曲子,但那份投入和对这样一个新奇的我,竟然那样让人难以忘怀,现在想来,当时背着吉他,顶着酷暑骄阳每天潇洒走一回,惹来不少路人的羡慕,也是一路缓缓的清欢。
参加工作,单位组织民族乐队,我有学习吉他的经历,就选择了琵琶。这次遭罪的不是右手,而是左手,因为右手指甲缠上了胶布,左手练习把和弦,虎口张开的时间过久,竟然连碗也端不起来,吃饭只能用一只手,但这也不能挫败我的积极性,每天照样练习轮指,弹挑拢捻,后来上了一次台,集体演奏了《梁祝》,因为老师的缺位,无果而终,半途而废。练习琵琶的日子,迫于完成任务,可以算是一种清苦,也算是一段薄薄的清欢吧。
2002年去西安一家书店闲逛,无意中看到一种光盘,是瑜伽教学光盘。很久以前就在书上看到过印度的瑜伽修行术,买了回家跟着练习,一个人每天抽空练一会,不久就看到效果,身体柔韧了,也修长了。邻居们串门看到借去练习,还回来时,就无法打开了。所幸我已经练会了一些招式,每天早上上班前做一回,晚上睡觉前做一回,顿觉神清气爽,心静如水。这无疑是一种心灵和身体上的清欢。
后来又开始写作,其实从小就喜欢,只是重拾而已。一开始只写给自己看,看了之后有一种满足,后来才开始投稿,散文、诗歌、小说都尝试了一遍。看到由手写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文章,在报纸上、杂志上发表,那份心境,抵得上尝遍人间美味、游遍人间美景,病的时候,甚至抵得上再世华佗的灵丹妙药。只有写作才能带给人如此深沉、又如此深刻的激动,这种愉悦是精神的释放,是一份独有的清欢。
这两年又喜欢上朗诵,当我第一次听到自己的朗诵录音时,我流泪了,我好像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我从来都不了解的自己。有一段时间,我几乎除了工作就是朗诵,吃饭和睡觉时也带着随身听和录音笔,一遍一遍的读,一篇文章要读几十遍,上百遍,后来会不由自主地背诵下来。之前固执的认为,我的记忆力很差,上学时总是背诵不下来名词解释和课文。有人说“重复是记忆力的体操”,这句话因朗诵才被我参透。更加意外的是,我参加的第一次朗诵大赛就是2011年7月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的全国夏青杯朗诵大赛,原本抱着试试看学习取经的心态去报名,没想到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通过海选、初赛、复赛,继而进入决赛,全国网络赛区报名选手1422名,我取得第23名,这使我倍受鼓舞,也倍感欢愉。朗诵还在继续,因为写作还在继续,朗诵是一种有声文学,我并没有偏离自己的喜好,我享受这种心灵的清欢。
也许吉他和琵琶的未果,让我稍有遗憾,最近我又开始学习另外一种民族乐器——古筝。想想看,俞伯牙以琴会友,觅得知音;嵇康以琴明志,从容赴死,也许他们弹的是古琴,但音乐带给人的精神力量,又何止一把古琴呢?古筝正在学习中,我没有强迫自己,想弹得的时候弹一弹,不想弹就放着,看着也是一种享受。人的一生,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岂不是一份大大的清欢?
没事的时候,看窗外街前街后的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孩子上学、放学,看家长们驻足翘望,等待他们的希望和未来;夜晚仰望夜空,站在十四楼的阳台,或月亮或星星,远眺脚底的一片灯火,俯瞰地上的来往行人,抬眼看西山上九龙塔层层闪烁的灯光,不由得思绪会越飘越远。有时会感觉片刻间时光停滞,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自己为何人,此时,度过的是超绝人间的清欢!
继续看书、继续写作、继续瑜伽、继续朗诵、继续弹琴、继续发呆,继续品尝属于自己的那份清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