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赵灯笼产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秘钥”
陈永年/文做过稷山县杨赵村灯笼产业的报道之后,一个问题久久萦绕在脑中——
到底如何才能让一些有基础、有潜力的特色产业,突破地域限制,成长为当地的优势产业甚至是品牌产业呢?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大力营造以企业家和企业为本的环境。其中,积极的主观努力,完善的要素供给,高效的服务支撑,都是应有之义。
以“企”为本,就要充分发挥企业和企业家的主体作用。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对自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每一分投入和产出负责,利润独享,风险自担。目前我们正通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共同发力,打造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和服务,但这个环境和服务永远是一种普适的公共服务。所有的市场主体,在同一个发展环境和服务水平下,自愿进入市场,凭借自己主观的能动性和对生产要素的组织能力,公平竞技,直至分出胜负。
比如稷山县杨赵灯笼产业,不管是村委会的公司化运营尝试,还是镇里将其纳入七大产业体系的重点推动,目的都是为了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效率,创造更高水平的经营利润。同处一个村中,灯笼生产经营户数十家,大小有别,产品各异,都是各个经营户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不同结果。
企业要发展,企业家是灵魂。发展社会经济,企业家同样是稀缺资源,比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更稀缺的资源。正因如此,有研究企业家才能的经济学家,将涌现优秀企业家称为社会的运气,但这种运气只是“小运气”。企业家出现后,他还得要让社会相信他的创意、直觉和判断,给他汇聚和组织生产要素的机会,这才是“大运气”。“双运”合体,风云际会,才能出现成功的企业家,才能出现优秀的公司。而在企业和企业家优秀到进入社会公众视野之前,他们更多时候是靠着对成功的执着和强大的内驱力,才能不断赢得“运气”的青睐。
以“企”为本,就要更高程度地重视和保护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才能,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内核。杨赵村灯笼产业从业者,不管是承继祖业的,还是新近介入的;不管是成规模的公司,还是小规模的作坊,最本质的区别,就是不同的企业家才能。
企业家才能与普通工人的才能是不同的,前者做的不是公共运算(把数据拿来,不管谁来算结果都是一样),而是决策性判断(面临多种选择,分别会有多种可能,但必须马上作出选择)。创意和直觉,以及由创新和直觉决定的不同质量的判断,是企业家才能的核心,也是市场经济中最为稀缺的资源。中国商业史上,一人兴企或一人败企的案例,枚不胜举。
但是,企业家非凡的创意、直觉和判断,并不能直接变成产品、服务、市场份额和利润,除非企业家能很方便、低成本地将生产要素汇聚起来,按照其创意、直觉和判断来组织生产。近年来,我市一直重视打造有利于市场主体成长的营商环境,并将优化营商环境列入“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
因为企业家才能的稀缺性,所以我们才要极为珍视和保护它,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支撑,实现企业家才能向产品或服务的转化。
以“企”为本,还要为企业和企业家提供更精准的帮扶和更高水平的服务。
杨赵村的灯笼制造产业,总体上来讲是由于技术要求低造成的生产能力过剩,一些经营户反映的资本短缺问题仅是“相对短缺”。灯笼生产在杨赵村延续了上百年,怎么制造灯笼,对村民而言没有秘密,这造成了生产能力过剩;较高储蓄率表明居民拥有数量较多的闲置资金,但经营者却融资困难,这反映了居民财富的增长与融资渠道单一之间的矛盾。
限制百年灯笼村灯笼产业发展以及市场主体规模扩张的,是订单。订单的本质是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的“对话”,形式可能是“协议”或“合同”。打破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障碍,要靠市场开发与营销。
从采访中看,杨赵村的灯笼公司,本质上都还是传统的纯生产性企业,绝大多数的核心资源如人力资源,都配置在生产环节,而在市场开发和市场营销上,却着力过少。这其中可能有企业家认知的局限,也可能有成本投入的“作难”。
俗话讲的“酒香不怕巷子深”,合理性大多建立在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上。而在工业化以来的消费时代,鲜见需求价格弹性低甚至不可替代的产品,多种品类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以及同一产品不同生产主体之间的低供给价格弹性才是常态。
专业化、常态化的高质量市场开发和营销,是应对产品替代的主要办法。但市场开发与营销,依赖于高标准的专业人力资本,也依赖于更大市场规模下的成本分摊,有时甚至还要依赖于一时一地的运气。不在这方面打开思路、科学谋划并专业实施,特色产业真正形成规模很难,冲出地域的限制也很难。在这个问题上,时间能起的作用有限。
为此,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务服务的办事效率只能算是1.0标准,而针对企业的根本痛点和真正所需,为其提供长远发展的服务,比如更便利的要素调配市场,更完善的生产服务链条,更有利于成本分摊的市场营销模式等等,这些可能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升级版”。
有人说过,市场经济的本质不是风险,而是不确定性。一个企业或产业要在对抗不确定性中获得成功,往往需要一系列“正确”——正确的生产要素,在正确的时间,汇聚在正确的人手中。一切,就像拼图一样,不大不小,不多不少,不晚不早。
市场要有效,政府要有为,企业家要争气,再加一点点运气,可能这就是成长型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秘钥”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