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现代旅游业的源头
唐代道教名山——中条山.五老峰——五老峰,现代旅游业的源头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王官峪、云仙阁、龙头山、黄河滩岸等六个景区。五老峰史称东华山,海拔1993.8米,属丹霞地貌,奇峰险峻,双瀑飞流,岩洞幽深。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古蒲州是尧舜建都圣地 ,现遗存有唐开元年间的镇河大铁牛、蒲津古渡河堤、普救寺以及鹳雀楼等历史文化遗址。龙头山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还有唐代柳宗元的故里,闻名于世。
—— 国务院文件(国函【1994】4号):
《关于发布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名单的通知》
从旅游的意义上说,五老峰最兴盛的时期是明、清时代。有一幅《山西虞乡县西南五老峰胜境全图》,题为“陕西潼关麒麟印台山太皇宫道士马葆阳测绘五老峰山图印传”。马葆阳是清时道人,跋山涉水来到五老峰,登山越岭,熟悉了五老峰上的每一处景观,就绘制了这幅全图,把五老峰的全貌勾画得十分细致。他运用中国传统的示意画法,不考虑透视关系,却把整个景区的面貌反映的很全面。图的右侧标有总体介绍:“山势雄秀,大小三十六峰,十二仙洞,九个泉源,飞升七仙人也。庵观寺院庙宫大小一共六十四处,神像不一。”在一些著名峰洞,还写了诗来说明。玉柱峰上写有“山前有张果,阳坡地气全。创修庵观庙,必定出神仙。”天乙峰下写有:“雷首中条山英灵,风后尧舜禹王行。关帝吕祖神仙大,护国佑民驾云程。”这位马道士的文字功力实在是差了些,但也毕竟给我们证明了五老峰的道家名山不是妄说。在图中,马道士还给我们记录了当时的繁盛景象:“峪口茶房四十余家,庙新旧两座,大戏台唱戏,善男信女十余县人来朝山进香,祈福求子甚灵,应非常仙佛永护(原文如此),中外世人获福无疆,延年益寿。”茶房就是小型招待所,可供茶水便饭临时休息,晋南各县都有自己固定的茶房,如临晋茶房、万泉茶房等等,也还有外省的,渭南茶房(陕西)、陕州茶房(河南)等等,涉及九省十八县,就像如今的驻某地办事处。哪里的游客来了,一般就到哪里的茶房吃饭休息。
五老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文化范例——茶房(坊?)文化。那时候当然还不说旅游这个名词,而是朝峰、朝山,就是朝拜山里的神仙。山里那些殿堂仙洞,就是住神仙的嘛,但是,不
能说进山朝峰的人们没有游春、避暑、游山玩水的意图。不管虔诚朝拜神仙也罢,借机游山玩水也罢,茶房就应运而生应时而盛,就形成一定的规模了。起初的茶房肯定是简陋的,不过提供
一些茶水和干粮。而需求就是市场,朝峰的人多了,需求层次提高了,茶房的条件就要改进和完善。同样,有了市场就有了人,人们听说山上有吃有喝有休息地方,进山的人就更多了——“四
方香客临如云集”(《创建茶房西房碑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张家窑樊新民家存残石)——茶房的规模就更大了。四十多个茶房,要招徕客人,要把生意做好做大,就要攀比和竞争,
服务质量和设施建设就更加发展了,就真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了,说它是茶房文化就是毫不勉强的了。这当然不是一般的旅馆业和饮食业,具有更为特别的意义,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集市或
城镇,没有固定的客源,只有朝峰的流动人群。它也不提供日常居家生活的商业服务,只是满足人们朝峰过程中的临时性需要。这就符合现代旅游的基本特征了,这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新的社
会行业的开始——旅游业已经露出刚刚破土的萌芽。我们没有发现别的地方具有这样的茶房文化或者别的什么文化,也没有看到旅游业最初形成原因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认为,五老峰独特
的茶房文化,是现代旅游业的源头,就像巴颜喀拉山是黄河的源头一样。
五老峰,现代旅游业的发源地?这是不需要有太多怀疑的。
最少我们可以推断:宗教,是现代旅游业的内在动力和最初起因;茶房文化,则是现代旅游业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必要的发展阶段。
蒲州可以骄傲的是,茶房文化产生在境内的五老峰。
还有庙会文化。五老峰的庙会,叫朝峰大会,明朝时候就非常兴盛。鼎盛期是万历年间,原因是神宗皇帝带着郑贵妃来到五老峰朝山进香。明神宗喜爱郑贵妃,要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废长
立幼”,朝臣们不同意,说这样违背祖宗法则,双方就长期僵持下来。皇帝就闹别扭,十多年不好好上班,不问政事,每天在后宫和郑贵妃玩乐,玩腻了就出去游山玩水,这一次就游到五老峰
来了。“皇明神宗万历天圣……驾临晋地五老(山)玉柱神峰……神案之前秉香播火天欢地颜神灵大应祥云潦(缭)绕殿宇浮空即刻雷三声后土庙前石生花事播天下玉柱之名大著秦予(豫)湖广
东鲁浙地香人云集……时在万历十九年孟秋七月八日立石——旧碑存祖师殿前)。就在他不上班来到蒲州五老峰逛庙会的时候,白山黑水间一个叫做满清的民族正在悄然兴起发展壮大起来。明
朝灭亡虽然在53 年以后的事,实际上是灭亡在他的手上。但这个不称职的皇帝却炒热了五老峰庙会 ,从那时候起,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山上山下三座大戏台请来剧团演戏,各种迎神赛
会祈祷活动和民间社火热闹非凡。根据碑碣记载,周围省份和福建、浙江、两湖、两广都有客商前来进行商贸交流。周围百里的老百姓,更把逛庙会当成“人生一大乐事也”。庙会虽然不是五
老峰独有,但它是历史上最早时期的庙会之一,却是能够肯定的。庙会文化也是现代旅游业的源头之一,五老峰庙会和北京天桥庙会、南京夫子庙庙会、西安城隍庙庙会等等一起为我国商
业、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
五老峰的衰落当然有一个过程,但彻底破败下来是日寇侵略时期。虞乡县城就是日本红部,五老峰又有坚持抗战的国军和共产党的游击队,还有非国非共的自发抗日的“土匪”。日本人的大
炮往五老峰上轰,可能住人的庵庙宫观和茶房都叫炸毁了,五老峰一下就伤了元气。到五十年代,基本没有人进行旅游意义的上山了。
五老峰沉默了,也是沉没了,沉没进历史的深处。几十年的时间内,人们好像已经忘记了五老峰。
然而文化是不会沉没的。凡是有着文化蕴含的东西,不管它沉没多久,总会在适当的时候显露出来。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百废俱兴的年代,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永济县启动了“旅游兴县”战略,普救寺复建工程已经接近尾声。在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
下,县文化博物城乡建设部门开始了五老峰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五老峰具备的开发价值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1992年,国家林业部公布五老峰为“国家森林公园”。
1994年,国务院公布五老峰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五老峰进入大踏步建设是2000年开始的。永济市以建设轻工旅游城市为发展战略,西部以蒲州古城为中心的文物复建已成规模,东部五老峰、王官峪、扁鹊庙、宰相别墅还处在沉睡状态。
当时主要困难在于旅游道路投资过大,有关部门和社会投资单位望而却步,五老峰的开发停顿了近十年。面对历史的期待,面对发展的需要,市交通局根据市委政府“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
益”的决策,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实际,牵头组建五老峰开发有限公司,自加压力,勇挑重担,为永济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闯开了一条新路。几年来,他们动员职工集资,争取补助资
金,吸纳社会投资,共投进资金6000多万元,完成了旅游道路14公里,登山台阶6200余级,停车场4处,滑道500米,复建了灵峰观建筑群、仙人桥、南天门、玉皇殿、老母殿、仙人下棋石雕
和三星级宾馆云峰阁,植树50000余株,实现水、电、路、电话、闭路、宽带、移动等“七通”,组织了每年的“五.一登山节”、“国庆度假游”活动,恢复了民间传统的七月庙会。正在建设中的上
山索道和锦绣谷将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登山方式和更为优美的涧水流泉景观。永济市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开发思路,永济交通人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都将载入
史册,成为游客们津津乐道交口称赞的盛举。
历史选择了他们,他们就义无反顾。义所当为,就毅然为之。
我们民族冠名的“中华”二字,是由中条山和华山的头两个字组成的。永济人是代表黄河以北的中国人民来写好这个“中”字,就要把这个“中”字写得刚劲有力。正好,“中”字的笔画就只有横和
竖,我们就写它个横平竖直:一竖,要它似中条挺立;一横,要它如黄河行地!
是现代的永济人民给予五老峰以新的生命。
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融合为特点的五老峰,重新成为秀甲三晋的风景名胜,重新成为可与黄河对岸的西岳华山并肩媲美的“东华山”。
五老峰,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五老峰,终于在一个新的层次上重现了昔日道教名山的雄姿和辉煌。
今日五老峰,已经吸引了省内外、国内外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人们来这里的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也领略这里蕴藏深厚的道教文化。人们得到的,是双重的收获。五老峰风光秀丽,山势逶
迤,满山松涛林海,处处飞瀑流泉。它无山不秀,无峰不险,无石不奇,无洞不幽。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显示着不同风姿,不同景色。春天绿草如茵,山花烂漫;夏日浓绿如盖,蝶
飞鸟喧;秋季层林尽染,红叶绚丽;隆冬雪盖冰封,银装素裹。还有许多特有景观,惟妙惟肖,如诗如画——既有北方山脉苍莽巍峨、雄伟浑厚的特色,又具南国奇峰挺拔峻秀、婀娜旖旎的
身姿,雄秀兼容,独具神韵。
正值旅游旺季,游人如织,川流不息。我们不妨随着他们的脚步,也进山一游。
从永济市区出发,沿旅游公路(原太风公路),驱车13公里,就会见到一处两柱牌坊,造型宏伟,彩画鲜明,绿瓦红柱,引人注目。正中题写着醒目标志:“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一条进山
公路,笔直而上。过去进入五老峰,进山路程太长,如今可以驱车直驶进景区入口,也不过20分钟时间。五老峰位于永济市东南中条山深处,是中条山著名风景名胜,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
上古时期称为五老山,传说五老携《河图》《洛书》隐居山中,传经布道。景区主峰有五座,正中是玉柱峰,周围有东锦屏峰、西锦屏峰、太乙峰、棋盘山峰,形状如五位老人礼宾列坐,便
又称为五老峰。庐山也有五老峰,也是由于五座山峰状似五老而得名,但它远远迟于中条山的五老峰。晋朝张僧鉴著文《浔阳记》写道:“(庐山)五老峰横隐苍空,形势如河中府虞乡县五老
山。”由于自然风景秀丽和道教文化的兴盛,这里历来受到文人墨客和地理学家的关注。《水经注》是我国一部重要地理学著作,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其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中条山五
老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康熙二十三年(1864年)《重修观音阁碑》记有“条山秀甲三晋,五老峰嶙峋翠绿秀丽更甲条山”的词句。历代诗人写五老
峰的诗句,那就更多了,举不胜举。
进入五老峰有三条线路,东为石佛寺峪,中为峰峪,西为张家窑峪,也都是各种景观集中的地方。每一条线路,都要进入玉柱峰下的五老殿,这里是一处很大的坪地,由此可进入深山的各
处景区。现在,东路还是简单修整的自然线路;中路正在修建索道;我们乘车进入的,是西路张家窑峪口,登山道路是经修建的石阶路。大约十多分钟,便到达山门。山门是一城堡式建筑,
颇有些雄伟气势。迎面城门上四个大字:“山翠飞来”,字迹苍劲秀健,是清代书画大家吴雯的手迹,正是为五老峰题写的。当然这是仿制的,真迹石刻保存在市博物馆。进山门后,不一会就
到了停车场,也就是登山石阶路的起点了。石阶为青石砌成,呈“之”形缓缓上升,游人如登楼梯,非常惬意,不用小心翼翼,也不会气喘吁吁。左右环视,只见绿荫如盖,乔木灌木和野树藤
萝,丛生缠绕,生机勃勃浓浓淡淡的枝枝叶叶,在身边触手可及。远远近近,有鸟儿啁啾,有蝉儿鸣叫,却收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效,越发觉得山的幽静和清凉。这山最为显著的
特征是植被丰厚,是满山遍野的绿色覆盖,是已不多见的原始生态。绿,绿,头上是绿,身边是绿,眼睛看到的,到处是绿。吸入的空气好像都是绿色的, 五脏六腑都像被染绿了,觉得湿湿
的清凉。一路上去,几乎晒不着太阳,偶尔头上树叶稀薄些,只见些斑驳树影,已完全没有了盛夏烈日当顶的威力。从树枝的空隙中望出去,远近的山峰坡岭都长满了树木,全是绿色的,只
有很陡的峭壁显露出些岩石的赭红。和华山那些裸露的山体比较,大相异趣,让人感叹大自然的多样和神奇。沿途的树木,种类多多,很难分辨,只认识些寻常品种,桑榆杉柳松柏椿楸。有
的也挂着标识牌,一看名目,竟闻所未闻。据介绍,五老峰林木资源丰富,乔灌花草,野果苔菌,野生药材,名目繁多;特有树种如桂、椴、枫、枸和漆树、龙柏、山榆、白松,随处可见。
一去二、三里,享受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着宜人的清凉,还有那浓绿的清幽,突然那山路却陡峭起来,石阶仿佛从半山上斜挂着,而且每段阶梯成倍加长,台阶都在一百级以上,教人顿生怯
意。好在两边增设了护栏铁链,安全倒不足虑;还有木牌提示:“坚持坚持再坚持”。游客心下便知,到了攀高援顶的阶段。既然是爬山,就要攀登,就要跋涉,于是攒足力气,奋然而上。山
路斗折蛇行,登上一坡,还有更陡更长的坡在前面。便不再打听还有多少路程,还有多少段台梯,只管上,再上……
沿途有茶房的遗迹,断井颓垣,破砖烂瓦,杂草丛生,满目凄凉。我们建议管理人员,这样的遗迹得留下一些,不能完全清除。得给我们留下一些凭吊的地方。想象着它们在历史上的繁
荣,我们对这一堆烂砖瓦也心生敬意。它们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形成和发展,其意义是历史性的。别看一堆瓦砾,它们是社会学研究新的课题和难得的实物。旅游对于现代生活的意义多么巨
大,它们的意义就多么巨大。
突然眼前一亮,终于走出浓荫,来到一个宽广的坪地,这便是五老殿前的广场了。在青松翠柏的包围中,偌大一个广场宽阔平整,新修的五老殿坐北面南,显出些恢宏气象。五老殿是一组
道教宫观,是在被毁弃的原址上重新修建的,总称“灵峰观”。山门红墙绿瓦,呈八字形,门额悬挂“灵峰观”匾牌,黑底金字,是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先生手笔。全国道教协会会长题写观
名,可见其山其观在道教中的地位。两边有楹联,文辞书法都是上乘:
首阳自竦松柏有心蕴傲骨
五老相亲洞天无意携仙峰
书法仍是闵会长墨宝,而撰联,是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先生,自然代表了国家级别的文化品位。
大门进去,是三间门洞穿廊。穿廊两边墙上,彩绘着护法神像,左青龙右白虎,凛凛威风的形象,果然神通无边的样子。进入门里,院庭纵深开阔,建筑沿山势而上。右侧雷神殿,供雷神
诸仙,中间普化天尊,两边六丁六甲,左右分别为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左侧八仙殿,正中供东华帝尊,两边是八仙,神态各异。我们熟悉的张果老、吕洞宾,都正襟危坐。奇怪的是张果老
手拿一具渔鼓筒——唱道情的应是韩湘子,他才应该拿着渔鼓筒,他却是一根笛。正殿为三清殿,这是道教宫观的主殿。殿顶为庑殿顶,单檐五脊,琉璃瓦沟,蟠龙鸱尾,斗拱翘角彩绘华
丽,有着明显的明清时代建筑特征,与普救寺唐代建筑物大相径庭。殿门牌额系中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所题,两旁也有楹联:
万籁如吹顿悟道
诸缘了息渐安贫
撰联并书,是国学大师文怀沙,学界顶尖级别的文化耆宿,中外知名。老先生高龄94,是我国文坛一位风流人物,“半为苍生半美人”,浪漫情怀,书艺精湛。由他来撰联并书写,甚是难
得。三清殿外无围廊,殿里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神龛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神像,都神采清奇。老子一气化三清,这三位便是道教至尊。神龛前香烟缭绕,道幡飘拂,让人不禁
肃然。最后的大殿为五老殿,这是五老峰特有的,是比三清更古老的神祗。传说上古时期五老隐居中条,带着《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汉文化的肇始。儒家的说法,说伏
羲氏时候,龙马出黄河,背负《河图》;神龟出洛水,背负《洛书》。“天授神物”,文化就是这么来的。图是八卦图,包含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因果规律。书是《洪范九畴》,包括政
治经济生活的法则以及卜筮吉凶、人间治乱与自然现象的关系。这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易”、太极、阴阳、五行等学说的源头,意义非常重大。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山西卷)有
一道分析题,是介绍中条山的。其中说到“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中国古代习称‘华夏’,‘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应该说不仅仅是地理意义而更重要的是文
化意义,是与五老隐居中条有着重要关联——当然五老也是神格化了的。五老殿规模最大,面阔七间,围廊明柱,重檐歇山式殿顶,红墙绿瓦,青石台阶,汉白玉护栏。殿里高深宽广,正面
供黄灵元老天尊,浩灵素老天尊,五灵玄老天尊,丹灵真老天尊,月灵始老天尊。由于传统文化的渺远和神格化,我们一般人也难深究,只会觉得文化的神秘和深邃。五老殿的匾额是著名书
法家刘丙森题写,这又是十分难得的墨宝了。刘丙森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更有意义的是,他还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他来题写道观匾额,真有些佛道和谐共处的意思。
站在这块宽广的坪地上,眼前就是五老峰的主峰玉柱峰。玉柱峰果然亭亭玉立,仿佛玉柱临风前,拔地而起,一峰独秀,峰头直指苍穹,峰顶却不尖利如锥,山尖像一道柔和的抛物线——
道教的冲淡平和,蒲州文化的蕴藉儒雅,在中条山的主峰上也表象了出来。玉柱峰东边,是东锦屏峰,两道巨大的山体如屏如幕;西边是西锦屏峰,是起伏的一组山峰,都是绿色屏障。坪地
向后延伸,像一个巨大的绿岛,就是太乙峰了。而往西几百米处,是棋盘山峰,壁立万仞,顶部却是平整。这五座山峰宛然礼宾列坐,拱揖如仪,真有些像五位老人,便是五老峰名称的来
历。景区山峰林立,远不至这五峰,大小36座山峰,造型都很神奇,呈现种种景观。有的如狮如虎,有的似人似仙,都栩栩如生:石人谷,石人如林,井然肃立,好像聆听仙人传道;天官
峰,峨冠博带,正襟危坐,就像一个严肃的**;这一堆巨石,横卧山腰,形似一头雄师在奋力爬山;那一尊石笋,耸立山巅,形如玉女飘然下凡。还有“依山大佛”、“猿人观魏”、“二仙传
道”、“老君犁地”……一个个山峰景观惟妙惟肖,莫不鬼斧神工,造化天然。从灵峰观坪地去各个峰头,这些景观都可以领略。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五老峰曾有那么多修道高人隐逸名士,至今还留下了许多他们的踪迹。雷公洞、药王洞、明眼洞、一碗泉、玉真泉……每一处都有着动人的传说。大柏峪往南,有张
果骑驴登山处,蹄迹宛然可辨;北斗坪峰下方,有吕祖宫,相传是吕洞宾修行住过的洞府;棋盘山顶,有一巨石,状若棋盘,楚河汉界,依稀可见,传说是道教著名人物陈抟老祖与铁冠道人
对弈的地方;棋盘峰上的老母殿,老百姓俗称“求子庙”,传说求男求女,多有灵验;而太乙峰西侧的新峰,巍然兀立,峰顶建有一道院,断垣残壁,遗址犹存,则是唐代道士罗真人的道观。
神奇的是在那山峰四周如刀削斧砍,根本无法攀援,在峰顶建庙,至今我们也难以判定那些砖瓦木料怎样运送上去?山里居民说,当年为罗真人建道观时,是赶了一群羊,羊背上捆了砖瓦才
送上峰顶的。修建道观则选择了一个大雾迷漫的天气,工匠吊上山峰顶,看不见四周绝壁深渊,道观的墙就砌在山峰的边沿。道观修建完工,大雾才悄然散去,工匠才知道自己是在绝壁上建
房。现在我们看见道观遗址,仍然难以想象。还有张果修行的张果洞、玉真公主修行的真人庵、传说何仙姑住过的何仙姑庙……都神秘莫测,叫人追思流传千年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真正的攀登,就是登上玉柱峰。从灵峰观坪地东侧,同样是石阶台梯,只是那坡度更陡,上山就费力得多。而林子,又浓绿了许多,让人想到《水浒传》里对野猪林的描写:“早望见前面烟
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描写树林,说猛恶,我们不曾有过体会,只说是作家瞎写罢了。见到玉柱峰半腰的浓密林木,绿得发乌发暗,才知道林子猛恶是怎么回事。上到一处平台,称作莲花
台,可稍作休息。朝山下望,太乙峰就在眼前,灵峰观那些宫殿建筑在绿林掩映中,非常壮观。棋盘峰稍远些,却也能清晰地看见新建的云峰阁。云峰阁是建在棋盘山坪地上的一座三星级宾
馆,楼台亭阁,设施齐全,食宿条件可与城里媲美,你想不到在这深山密林里,有这样的下榻处,幽静清新,真是望外之喜。宾馆后面新修了老母殿,红墙绿瓦,香火又繁盛起来。往上望
去,才知道已经到了玉柱峰的背后,上的这座峰,是比玉柱峰略低一些的南峰。南峰和玉柱峰之间,是一道铁索桥,俗称“仙人桥”,横跨几十米的深沟,是景区的华彩,远近闻名的。许多人
上五老峰,就是想看看这座铁索桥,看看如何通向峰顶。透过林木缝隙,铁索桥已依稀现出影子。于是浑身就来了力气,有了心劲,继续向高处攀登。南峰顶叫做“观景台”,倒是可以饱览四
周景色,可铁索桥就在脚下,玉柱峰就在眼前,心急胆大的早上了桥。底下是万丈深渊,身边有云雾缭绕,那感觉真是刺激,叫人又畏怯又兴奋。好在那铁索桥看起来危险,实际上很安全,
不几分钟时间,就上了玉柱峰顶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真是至理名言。景区的座座山峰,山下的村庄田野,尽收眼底。这才是人生的一次大经历,这才是人生的一次大见识。上一次峰顶,才
知道天穹多高,才知道天地多大,才知道人的心胸应该多宽,才知道平日那些营营苟苟是多么可笑。玉柱峰,你是人生的教科书,你教给人们什么才是积极而又完美的人生。玉柱峰顶也有一
些建筑,南天门,玄武殿、玉皇殿、后土庙等等。现在南天门是新修的,红柱绿顶,巍然耸立。玉皇殿也是新修的,在峰顶最高处,更显得巍峨,云雾中仿佛真是天宫仙境。走近一些,也有
名家书写的匾额和楹联。“玉皇殿”三字,是北京著名道观白云观道长王云的笔迹。两旁的楹联是:
裁云制霞不让乎天工
斫卉刻葩有同乎神匠
想不到的是,撰联书写,竟是当代草书大师卫俊秀!
五老峰,你还有多少文化奇迹!
这一切,都是远古和现代的蒲州人创造的。
远远望去,弯弯的黄河飘然如带,依稀可见古老而年轻的蒲州包括鹳雀楼、普救寺、蒲津铁牛等等都依偎在黄河的怀抱里。中条山黄河水交相辉映,五老峰古蒲州遥遥呼应,表现了永济自
然景观的雄奇壮丽和文化蕴藏的博大深邃,表现了中条山古蒲州文化地带的互为表里和得天独厚。
有了中条山,有了五老峰,蒲州才是完整的蒲州,才是完美的蒲州。
有了中条山,有了五老峰,蒲州就有了生机,就有了鲜活,就有了灵动。蒲州的风光,就不仅仅是散发着古典气息的蒲州风光。
于是我们到了永济,就能享受到幽古而浓郁的文化气息,也能呼吸到清冽而馨香的新鲜空气。
真该感谢上苍的赐予。
页:
[1]